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 1.朝鲜内战爆发 1950年6月25日。《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教材展示。★ 说教材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Tag内容描述:<p>1、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考试重点 1、1949 年 9 月 21 日-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 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是:(1)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委员会。(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主席。(3)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旗、国歌和首都。(4) 决定采用公元纪年。(5)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国歌的原名叫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曲创作于 1935 年 3、祖国大陆的统一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1951 年。1951 年四月底, 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p><p>2、1 3 3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学科历史课题 新中国的内 政和外交 第 3 课时教案序号:3 主备 人 年级八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审核 人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2、简述周恩来出席亚非万隆会议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对 1954 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学习中,利用分析归纳和判断的逻辑方 法,使学生认识到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通过分析比较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外交政策,了解周总理高超的外交艺术,。</p><p>3、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黄继光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p><p>4、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选择题1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2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p><p>5、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 1.朝鲜内战爆发 1950年6月25日 , 朝鲜内战爆发,美 国出兵朝鲜,干涉朝 鲜内政,越过三八线 , 进犯我东北边境 ,严重威胁我国安全 ,并派第七舰队进驻 台湾海峡,阻止我军 解放台湾。 美把战火烧到我边境 2.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应朝鲜民主主 义人民共和国政府 请求,为了抗美援 朝,保家卫国。 1950年10月,以 彭德怀为司令员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 赴朝鲜,同朝鲜军 民一起,抗击美国 侵略者。 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 2.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中国军队赴朝作战的原因 A 中朝世代友好。</p><p>6、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教材展示 说教材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家好!我来说教材,说的是历史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我们知道: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排的,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我们说教材,就是我们要读懂课标,读懂教材。目的是利用好教材这个工具,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完成好教什么的任务。那么,我们历史应该教什么呢?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解读教材的主题、掌握知识点与主题、课题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学会了解历史线索,了解每单元、每课题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重点完成好课标中的内容标准。我们应该在以上引。</p><p>7、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导入新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土地改革,视频(点击文字即可播放):,学习目标,1.归纳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 2.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历史影响,认识抗美援朝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从而理解侵略必然失败的道理。 3.通过土地改革的学习,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从而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一,探究点:整顿经济秩序,1.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经受了军事、经济、外交、经济等多方。</p><p>8、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打击银元投机、平抑物价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统一全国财政收支、 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为什么整顿经济秩序是建国之初 的一项既复杂又十分紧迫的任务?,复杂性: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后, 党和政府还缺乏管理城市、管理经济的经验。,紧迫性:经济秩序混乱,既影响人民生活,又 防碍恢复生产,更有损人民政府的威信和政权基础。,人民政权整顿经济 秩序的措施有哪些?,一、整顿经济秩序,美军大举侵入朝鲜(1950年7月),二、抗美援朝,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辽宁安东(今丹东)被炸,美国空军飞机对我。</p><p>9、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入,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2.基本任务:,1.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 : “一化三改”,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 (1949-1956年),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3.建设成就:,超额完成,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的任务是什么?,一化三。</p><p>10、第3课 土地改革,阅读课文第一段,分析讨论回答:,解放前中国农村实行的是什么土地所有制?这种土地所有制有什么特点?它对农村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富农人少地多,农民人多地少;它束缚了农村生产力,严重阻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图片,从中我们读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当家作主等。),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请完成自主学习案内容,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状况是如何改变的?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土地改革是怎么进行的。 。</p><p>11、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21日9月30日 北平,阅读教材并思考: 1.假如让你以记者的身份介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你会从哪些方面来报道这次会议? 2.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列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所作的准备。,政协会议内容,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国名、国家性质)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元,列表法如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概况表,第一届中央。</p><p>12、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毛泽东 刘少奇 朱德,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 国大 典 1949年10月1日,西藏和平解放,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订,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 准 备 成 立 巩 固,系统总结,巩固训练,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 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通过了共。</p><p>13、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开国大典,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三、西藏和平解放,1949年9月21日-30日 北京,(2) 大会的内容,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 大会的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1)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2)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二、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接受检阅的陆军部队,开国大典的礼炮,开国大典接受检阅的飞机,开国大典之夜天安门广场一片欢腾,看了开国大典的几幅插图,联想到毛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