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上[编号:16107533]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上
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和合作技能。教学准备。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6课时)。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1.了解家乡有哪些传统的手工业。2.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家乡和其他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品。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教学时间 二课时。2.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上Tag内容描述:<p>1、用手描绘家乡教学目标:1.在学生居高临下、观察家乡的基础上,让他们动手绘画家乡,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和合作技能。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绘画家乡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8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2.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4个副方向。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正确地摸到相应的桌角。2.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1)记载是否完整。(2)方向是否正确。3.揭题:这节课同学们要把观察到的家乡描。</p><p>2、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6课时)单元概要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是居高临下地俯瞰家乡的意思,表达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和地理位置方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家乡。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然后,将对于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应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而拓展自己对于家乡的了解,知道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单元目标态度 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p><p>3、家庭寻宝”中的发现教学目标1.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2.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3.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前尽可能多地搜集年代久远一些的小人书,类型应多样化,如童话故事、电影故事、历史故事等,同时准备几张写好分类名称的图书卡片。学生准备:课前让他们搜集一些年代久远的小人书,类型应多样化,如童话故事、电影故事、历史故事等,尽可能保证每两名学生能够拿到一册。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36页的文字和照。</p><p>4、今非昔比的厨房教学目标1.了解三种不同的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中体现出的生活的进步,学习从具体、细微之处观察和感受社会的进步。2.从不同的厨房中了解人们生活的不同状态,了解人们的家庭生活设施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学习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教学准备1.请学生提供一些自己家厨房现在的照片,以及学生自绘的景观图、平面图。2.农村学生可以在村子里看一看几家条件不同的厨房。3.教师整理、编辑一些关于厨房变迁的资料供教学使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一下家家。</p><p>5、乡 音 乡 情教学目标: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起特点。2.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3.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教学准备:1.搜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的录象、录音资料。学生向家长了解一些地方戏曲及民歌。2.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家乡和其他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品。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我们每个人都为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深感骄傲。那么,你是否了解家乡的民间音乐呢?它可是我们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的体现,也是最能反映家乡的。</p><p>6、传统与进步 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教学准备:1.了解家乡有哪些传统的手工业,其现状如何。2.教师收集一些有关袜子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以备课堂交流活动中使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看资料。(有关袜子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2.这是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近的袜厂的资料,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企业有多少职工?年产量是多少?年创利税是多少?它在家乡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边说师边。</p><p>7、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教学目标1.了解在家乡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2.通过欣赏不同的文化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增进对家乡和民族的情感。教学准备1、教师:海宁名胜古迹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搜集家乡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2、学生:搜集祖国的文化遗产的有关图片;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并搜集相关资料。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1.通过对不同家乡文化瑰宝的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2.欣赏文化瑰宝,让学生初步体会其艺术魅力,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活动过程(一) 激情导入 1.中国是一个文明古。</p><p>8、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教学内容:用手描绘家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或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教学重点:1、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教学难点:1、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教学方法:谈话、讲授。</p><p>9、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课题: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重点: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2、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3、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自主 合作 探究学法指导一、自主学习。1、自主阅读6673页内容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民间音乐呢?2、写一写自己家乡都有哪些民间音乐?3、我们家乡都有哪些民间工艺?二、合作学习我们家乡都有哪些风俗、文化?畅所欲言:你还知道那些民族的风俗文化?课堂检测:一、 填一填。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 ,最能体现家乡人的 、。</p><p>10、家乡水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3.感受水的宝贵,对水资源持珍惜的态度。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的用途的照片或图片。学生:准备水的用途的照片或图片,听长辈讲一讲过去是如何取水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水,人们对水的利用也经历了一个过程。1.学生阅读、欣赏书本46、47页的文字、照片和图片。2.从家乡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在饮水、用水方面发生了几个方面的变化,请你们说一说我。</p><p>11、走进美丽的家乡案例名称走进美丽的家乡科目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教材为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整册书以介绍家乡为主,其中划分为三个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家乡的故事;家乡,我为你骄傲。计划用两个课时讲授本册书的内容。第一课时为“走进美丽的家乡”,通过图片介绍让学生对家乡有感性认识。这个课时主要介绍家乡的风景、习俗、特产等。第二课时为“家乡的故事”,以学生介绍为主。让学生讲述家乡的故事之余,还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为家乡而感到骄傲。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四年级学生处于转折时期,大脑发育逐渐成熟,思。</p><p>12、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教学目标: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准备:1.课前收集自己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一些留有过去生活痕迹的票证等,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学生)2.让学生向家长介绍本课程,并设计调查提纲,请学生按小组有目的地去访问家长。(教师)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师:同学们,这一个单元我们一起搞一个“家乡人们生活变化史展览”,好不好?2.那么我们怎样来搞好。</p><p>13、生活中的智慧教学目标 1.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培养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情感。 3.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学习制作简单的年表。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过去的日常生活用品。例如,暖被子用的汤壶、捅炉子用的火筷子、蒲扇、水瓢等。准备一两种供小组体验活动时使用的旧式生活用品。如大盆、搓板等。 2.学生搜集过去的日常生活用品。询问家长,教科书上呈现的东西和自己搜集的旧物品,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历史年代,有什么用途。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把调查、访谈时。</p><p>14、2019年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用心体会家乡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