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编号:2913295]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2. 使学生建立有关上下、前后、左右的的初步空间概念。1、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学生建立有关上下、前后、左右的的初步空间念。让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Tag内容描述:<p>1、北师大2011课标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请查看下面的课程目录截图,确认是你需要的教案本册教案特点:课程脉络清晰,教学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板书以及课后教学反思等经本人整理充实后一应俱全,本人首发,是目前为止网络上最全面的教案,可以直接进行教学参考和修改使用,欢迎下载。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1、 教材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和客观事实发展,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了良好的课程。</p><p>2、乘 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模拟上下车的情景,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体验。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边观察、边说、边算,感知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具准备:电脑,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做游戏:(1)同学们坐过公共汽车吗?每当汽车一到站,就会有上车、下车的人。那我们来做一个“乘车”游戏,愿意吗?(2)现在。</p><p>3、左右教学目标:1. 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2. 使学生建立有关上下、前后、左右的的初步空间概念。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5样学具。教学过程:一、体验自身的左与右1. 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2. 我们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3. 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你身边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要求摸着说。4.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要求:左。</p><p>4、左右教学内容:左右教学目标:、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使学生建立有关上下、前后、左右的的初步空间念。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5样学具。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与。教学过程:一、体验自身的左与右、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我们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你身边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要求摸着说。、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p><p>5、前、后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认识“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 使学生会用“前、后”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3.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4.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建立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看录像,内容是本班五名学生跑步比赛,最后适时把画面从侧面镜头定格。) 师:比赛进行得真激烈呀!谁来说一下比赛结果? 生:XX同学得了第一名。 生:XX同学得了第二名。 生:XX同学得了最后一名。 师:五名同学都。</p><p>6、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几何体,教材设计了“认识图形”和“我说你做”两个数学活动,通过对不同物品进行分类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立体图形的特点。这样从具体到抽象,遵循了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材第7071页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2结合分一分。</p><p>7、小猫吃鱼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2、进一步感知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抽象思维。3、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吃鱼”图。2、小猫可喜欢吃鱼了,老师为小猫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示“小猫吃鱼”片段1)。数一数,老师。</p><p>8、前后教学内容:前后教学目标:、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情境,让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习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愉快教学一、导入森林王国召开森林运动会,许多运动员纷纷报名参加,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出示挂图。二、森林运动会教学、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请提问题。、说一说: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松鼠跑第几?小白兔跑第几?、你还想知道什么?、。</p><p>9、前 后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学难点: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学流程(一)活动一:我的前后1. 请同学介绍自己。2. 请同学在介绍自己的同时,介绍前后桌的同学。3.老师自我介绍。我是一(2)班。</p><p>10、小猫吃鱼教学内容:小猫吃鱼P28教学要求: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开放题的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小猫吃鱼”的图。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二、教学新课1、发现问题。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2、提出问题。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尝试解决问题。(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p><p>11、玩具(15各数的认识与书写)。(教材第78页)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会正确书写15各数。 2. 培养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能正确。</p><p>12、猜数游戏(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材第3435页) 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能正确。</p><p>13、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 数与代数 1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 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 会认 会读 会写0 10的数 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第二单元 比较 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 获得对 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 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