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
1概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2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一、汉字的含义。1、知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各有什么特点。2、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如何相互协调的。
必修三第Tag内容描述:<p>1、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和形成,1、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1)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2)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方案均失败,(4)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走上革命道路,腐朽的封建统治,企图瓜分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反封建,反 帝,民 族 主 义,民 权。</p><p>2、第7课 汉字与书法 课标要求:1 概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一、汉字的含义:重要性:二、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特征时间概况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一些刻画符号成熟商代甲骨文(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原因:造字方法和字形结构符合六书的规律)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铭文或钟鼎文)西周晚期: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大篆)广泛、频繁使用春秋战国汉字偏旁紊乱,异体杂出,一字多形,文字混乱统一秦朝(1)统一原因:当时文字混乱,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2)概况:。</p><p>3、第四课 宋明理学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 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 对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 ,转而求神拜佛、炼丹成仙, 以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 民不出粟米麻丝 、作器皿、通财货以 事上则诛。 韩愈原道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2、魏晋以来佛教和道教的迅速传播 江江 南南 春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多少楼台烟雨中。 武当山 此图绘佛、道、。</p><p>4、1 人间喜剧 之所以被誉为资本主义 社会百科全书 主要是因为 它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入木三分 涉及各个学科 A B C D 2 1911年 意大利诗人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有种艺术是继建筑 音乐 美术 雕塑 诗歌 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 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 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 这里的。</p><p>5、第 7 课时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习目标:1、 知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各有什么特点;2、 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如何相互协调的;3、 掌握体温和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学习重、难点: 1、 体温和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2、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如何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一、 复习提问:3分钟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哪些?2、什么是神经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二、 自学解疑:12分钟请认真阅读课本 31-33页 独立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各有什么特点?2、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如何相互协调的?3、 体温调节。</p><p>6、1.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2. 苏格拉底最大的哲学贡献是A、把智慧和感觉区别开来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p><p>7、1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 其中最主要的是 A 民主共和思想 B 三权分立学说 C 君主立宪思想 D 人文主义思想 2 世纪中期以后 造物主 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最终被驱逐出去 主要是因为 A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B 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迅速推广 C 人猿同祖学说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D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进化观点的提出 3 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末。</p><p>8、1 江泽民说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 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 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邓小平同志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 B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C 邓小平同志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D 邓小平同志创造了中国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历史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 属于全体国民 这。</p><p>9、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 历史学科 导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 2014年9月 编制 段菊芳 审核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装 订 线 课题 第1课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百家争。</p><p>10、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孙膑,孙武,一、背景,1、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社会大变革、纷争,3、私学兴盛,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想自由,(社会环境),(物质条件),思想家,一、背景:,(一)儒家,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仁政、,人性本善说、,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以德服人”、,1、孟子学说及其评价,二、主要学派代表及观点,孟。</p><p>11、等待戈多剧照,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标: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用史实说明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引言导读:1、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p><p>12、高二历史必修三教学案 1 第第 2 2 课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教学目标 1 1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知道汉代儒学通过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创办太学等手段 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理解 举贤良 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 经济和国防的需要 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 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 响 2 2 过。</p><p>13、至高无上的皇权,古希腊神话把英雄或国王看做神的儿子,中国古代亦把皇帝看做上天的儿子,说明古人把英雄或君主看做神或者神之子,乃是普遍的现象。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人民相信:,君主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怀疑君主即为怀疑上帝,服从君主即为敬奉上帝。,查理一世画像,断头的国王,1649年1月30日的伦敦,清冷而阴暗。广场中间的断头台上,刽子手举起了明晃晃的大斧,对准查理一世的脖子用力砍去,一颗曾戴过王冠的头颅立即滚了下来。广场上一阵欢呼,人们互相拥抱,纷纷把帽子扔向天空,庆贺这个伟大的时刻。这个“暴君。</p><p>14、1840年 鸦片战争后 学习器物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9世纪末 甲午战争后 学习政治制度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 学习思想文化 近代史 1840 1949年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 主题 救亡图存 第14课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魏源 李鸿章 康有为 1 林则徐 设立驿馆 翻译夷书 各国律例 四洲志 地位 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 表现 一 开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 1。</p><p>15、潼南一中学案 2014级历史必修(3) 第1单元小结 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 ) 学号( ) 评价(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知识结构技巧示例1.明清时期出现。</p><p>16、五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探究 : 什么叫“百家争鸣”?当时真的有一百个派别吗?,铁器的使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进步, 井田制开始瓦解,战乱不断,最终归纳:,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p><p>17、阅读下表:,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 展史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技发 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 许多发明,如机械钟、瓷器、独轮车、拱桥等, 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 中发展,而未在中国(印度)文明中成长? ”这 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 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那么近代科学都包括 哪些内容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15课的学习。,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目标: 了解近代科技发展的表现 分析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推断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疑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