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条件教学设计
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进一步会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逻辑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教学设计Tag内容描述:<p>1、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进一步会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2.过程与方法:充分感受和体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概念的过程和思想,培养学生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观察,敢。</p><p>2、1.2.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逻辑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而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数学中常用的逻辑用语,逻辑用语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学习数学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概念,正确地进行表述、判断和推理,这些都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使我们的语言表达和信息的传递更加准确、清楚,常常需要一些逻辑用语,基本的逻辑知识和常用的逻辑用语是认识问题、研究。</p><p>3、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进一步会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p><p>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南丰一中 付同官教材分析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简易逻辑的重要内容学习数学需要全面地理解概念,正确地进行表述、判断和推理,这就离不开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掌握和运用,而且它们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的工具这节内容在“四种命题”的基础上,通过若干实例,总结出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给出了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方法和步骤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教学目标1. 结合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2. 理解充要条件,掌握判断充要条件的方法和步骤3. 通过充要条件。</p><p>5、充分与必要条件(1)(教学设计)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进一步会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过程与方法:充分感受和体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概念的过程和思想,培养学生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观察,敢于归纳,关于建构;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pq”与“qp。</p><p>6、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学生之前已经学过四种命题及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本课则是四种命题的基础上引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全课的内容分成两大部分 先介绍抛物线的简单的几何性质。</p><p>7、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反思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反思(1)本课学习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作准备,随着后续章节的学习,对逻辑知识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相应的对逻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也将越来越高,同时学生的认知是一循序渐进的过程,片面地强调求难,求偏均不能很好的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因此本课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和教科书的具体内容出发,提出恰如其分的教学要求,避免一步到位.(2)依据大纲,本课内容教学约 2 课时,本章小结与复习约 3 课时.在约定课时内.不仅让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和思维,同时还要为同学们特别是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