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行为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强化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包括员工准入管理、不安全行为分类、岗位规范、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培训教育、行为监督、员工档案。第一节 员工准入管理 一、 标准原文 4.5.1 人员准入管理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员工准入管理标准。
不安全行为Tag内容描述:<p>1、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调查与控制 山东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安全01-2班 姬保静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调查与控制 1.绪论 1.1 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意义 1.2 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依据和思路 2.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因素 2.1 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因素 2.2 人的不安全行为调查表原理 3.调查表的统计分析 3.1 调查表的制定和分析规定 3.2 调查表的统计分析 4.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 4.1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途径 4.2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建议 5.总结 1.绪论 1.1 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意义 1.2 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依据和思路 1.1 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意。</p><p>2、第四章 不安全行为控制,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强化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员工管理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要求,包括员工准入管理、不安全行为分类、岗位规范、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培训教育、行为监督、员工档案。,第一节 员工准入管理 一、 标准原文 4.5.1 人员准入管理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员工准入管理标准,人员准入管理标准应: a)明确岗位设置要求和岗位需求计划; b)明确员工准入条件(包括员工身体条件、专业技能、文化水平等)。,二、应用示例 煤矿。</p><p>3、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安全隐患 (一)、生产工艺类:1、误操作造成生产装置或设备短时停运的。2、工艺指标超标运行的。3、原始记录填写缺项、空白、涂改、做假,未按时填写,未执行仿宋化的。4、马路交接班的或交接班不清的。5、巡检记录牌未及时巡检翻牌的。6、在易燃易爆管线或设备上用铁扳手代替铜扳手拆螺丝的。(二)、设备管理类:1、压力容器、安全阀、压力表等未定期校检的。2、润滑设备未定时加油保养,油位观察不清的。3、管道设备出现泄漏不挂牌或挂牌不记录的。4、设备上油污积灰较重未定期清理的。5、仪表未定期巡检与清理。</p><p>4、操作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分析及控制对策 四川百恒建筑劳务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1984年以来发生事故事件统计分析技术报告指出:20年来独石化发生的事故事件1273起,从产生的原因来看:,这充分说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杜邦公司200年的安全管理经验更是明确指出:引发事故的根源,人的不安全行为。 因而,防止事故的关96%来自于键就在于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如何消除?就是要对人的不安全行为深入识别,全面分析,有效控制。本人在车间从事安全管理10年来,通过对850起不安全行为的调查分析,认为现场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p><p>5、第四章 不安全行为控制,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强化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员工管理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要求,包括员工准入管理、不安全行为分类、岗位规范、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培训教育、行为监督、员工档案。,第一节 员工准入管理 一、 标准原文 4.5.1 人员准入管理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员工准入管理标准,人员准入管理标准应: a)明确岗位设置要求和岗位需求计划; b)明确员工准入条件(包括员工身体条件、专业技能、文化水平等)。,二、应用示例 煤矿。</p><p>6、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不安全行为的生理因素 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 行为理论之需要层次理论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途径,第一节 不安全行为的生理因素,视觉 听觉 人的反应时间,一、视觉,视觉是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人在接受外界信息时,通过视觉器官接受的信息约站全部信息的80%以上,其余的大部分信息又主要是靠听觉来获得的。,1.常见的几种视觉现象-适应、眩光、视错觉 由于生理、心里及各种光、形、色等因素的影响,使人在利用视觉的过程中,会产生适应、眩光、视错觉等现象。这些现象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应该加以分析利用。,(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