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教程东北财大02
本章要点◇商品课税的特点及主要税种◇所得课税的特点及主要税种◇资源课税的性质和种类◇财产课税、行为课税的特点。本章要点◇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变动趋势◇国防支出规模的合理界定◇公共部门进行教育投入的必要性◇政府投资性支出的原则。
财政学教程东北财大02Tag内容描述:<p>1、32,1,第十一章政府预算,本章要点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其分类政府预算的原则政府预算的理论研究视角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决算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预算改革,32,2,第一节政府预算概述第二节政府预算程序第三节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32,3,第一节政府预算概述,一、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其分类二、政府预算的原则和立法,32,4,一、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其分类,(一)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功能(二。</p><p>2、32,1,第十一章政府预算,本章要点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其分类政府预算的原则政府预算的理论研究视角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决算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预算改革,32,2,第一节政府预算概述第二节政府预算程序第三节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32,3,第一节政府预算概述,一、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其分类二、政府预算的原则和立法,32,4,一、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其分类,(一)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功能(二。</p><p>3、101,1,第七章 税收制度,本章要点 商品课税的特点及主要税种 所得课税的特点及主要税种 资源课税的性质和种类 财产课税、行为课税的特点,101,2,第一节 商品课税 第二节 所得课税 第三节 资源课税 第四节 财产课税和行为课税 第五节 国际税收,101,3,第一节 商品课税,商品课税也称流转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 一、商品课税的特点 二、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10。</p><p>4、第一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本章要点 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公共产品的特征 公共产品的分类 公共产品的提供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与增长职能,第一节 市场与市场失灵 第二节 公共产品 第三节 财政职能,第一节 市场与市场失灵,一、理想的市场 二、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一、理想的市场,(一)帕累托效率 (二)完全竞争市场,(一)帕累托效率,通常用帕累托效率来衡量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的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至少不变坏,这种状态就是最好的。我们把。</p><p>5、101,1,第七章 税收制度,本章要点 商品课税的特点及主要税种 所得课税的特点及主要税种 资源课税的性质和种类 财产课税、行为课税的特点,101,2,第一节 商品课税 第二节 所得课税 第三节 资源课税 第四节 财产课税和行为课税 第五节 国际税收,101,3,第一节 商品课税,商品课税也称流转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 一、商品课税的特点 二、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101,4,一、商品课税的特点,1.课征普遍,且具有隐蔽性。 2.计税依据是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 3.普遍采用比例税率,计算简便。 4.商品课税较易转嫁。 5.计征简便,。</p><p>6、101,1,第七章税收制度,本章要点商品课税的特点及主要税种所得课税的特点及主要税种资源课税的性质和种类财产课税、行为课税的特点,101,2,第一节商品课税第二节所得课税第三节资源课税第四节财产课税和行为课税第五节国际税收,101,3,第一节商品课税,商品课税也称流转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一、商品课税的特点二、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101,4,一、商品课税的特点。</p><p>7、第十一章 政府预算 本章要点 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其分类 政府预算的原则 政府预算的理论研究视角 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决算 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预算改革 132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第二节 政府预算程序 第三节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232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政府预算的原则和立法 332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功能 (二)政府预算的分类 432 (一)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功能 政府预算是经法律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 公共财政收支计划。 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活动范。</p><p>8、101,1,第七章 税收制度,本章要点 商品课税的特点及主要税种 所得课税的特点及主要税种 资源课税的性质和种类 财产课税、行为课税的特点,101,2,第一节 商品课税 第二节 所得课税 第三节 资源课税 第四节 财产课税和行为课税 第五节 国际税收,101,3,第一节 商品课税,商品课税也称流转税,是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 一、商品课税的特点 二、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101,4,一、商品课税的特点,1.课征普遍,且具有隐蔽性。 2.计税依据是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 3.普遍采用比例税率,计算简便。 4.商品课税较易转嫁。 5.计征简便,。</p><p>9、第三章 购买性支出,本章要点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变动趋势 国防支出规模的合理界定 公共部门进行教育投入的必要性 政府投资性支出的原则,第一节 行政、国防支出 第二节 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支出 第三节 政府投资性支出,第一节 行政、国防支出,一、行政管理支出 二、国防支出 三、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变动趋势分析,一、行政管理支出,(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范围,(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政府向全体社会成员收取税收来提供经费的来源。 行政管理支出属于非生产性的社会消费性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具有稳。</p><p>10、第二章财政支出总论,本章要点财政支出的分类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西方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制约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财政支出效益与绩效评价,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第三节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第四节财政支出效益与绩效评价,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一、按支出用途分类二、按政府职能分类三、按经济性质分类四、按支出方式分类五、按支出级次分类,一、按支出用途分。</p><p>11、第二章 财政支出总论,本章要点 财政支出的分类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西方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制约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 财政支出效益与绩效评价,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 第四节 财政支出效益与绩效评价,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一、按支出用途分类 二、按政府职能分类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 四、按支出方式分类 五、按支出级次分类,一、按支出用途分类,工资福利支出。 商品和服务支出。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 转移性支出。 赠与。 。</p><p>12、导论,本章要点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财政财政的一般概念财政的产生与发展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导论,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财政二、财政的一般概念三、财政的产生和发展四、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五、财政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财政,二、财政的一般概念,(一)财政一词的来历(二)财政的一般概念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或分配)活动。也可以将财政一般概念表。</p><p>13、导 论 本章要点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财政 财政的一般概念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导论 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财政 二、财政的一般概念 三、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四、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五、财政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财政 二、财政的一般概念 (一)财政一词的来历 (二)财政的一般概念 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或分 配)活动。也可以将财政一般概念表述为:财 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 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财政的一般特。</p><p>14、第五章财政收入总论,本章中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的结构测量财政收入比例的指标制约财政收入比例的因素有决定财政收入合理比例的标准,第一节财政收入的分类和结构第二节财政收入的比例分析,第一节财政收入的分类和结构,第一节财政收入的分类第二,财政收入的结构,第一节财政收入的结构财政收入的分类(1)按收入形式分类(2)按收入性质分类(3)按收入层次分类,(1)按收入形式分类,1 .税收收入2 .国有资产收入。</p><p>15、第十三章财政政策 本章要点 财政赤字的类型与弥补 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分类 财政政策的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第一节财政平衡第二节财政政策概述第三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一节财政平衡 一 财政平。</p><p>16、第一章市场、政府与财政,本章要点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公共产品的特征公共产品的分类公共产品的提供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与增长职能,第一节市场与市场失灵第二节公共产品第三节财政职能,第一节市场与市场失灵,一、理想的市场二、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一、理想的市场,(一)帕累托效率(二)完全竞争市场,(一)帕累托效率,通常用帕累托效率来衡量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p><p>17、第一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 本章要点 w 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w 公共产品的特征 w 公共产品的分类 w 公共产品的提供 w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 与增长职能 第一节 市场与市场失灵 第二节 公共产品 第三节 财政职能 第一节 市场与市场失灵 一、理想的市场 二、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一、理想的市场 (一)帕累托效率 (二)完全竞争市场 (一)帕累托效率 w 通常用帕累托效率来衡量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 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 使得调整之后的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 的至少不变坏,这种状态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