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一、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取得明显成效。1998年GDP增长三、四季度分别达7.6%和9%。(1)一季度GDP增长8.3%。必须正确认识和解决好动态的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和国债的问题。10 赤字、公债和财政政策。三、浮动汇率制下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Tag内容描述:<p>1、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一、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效应在快速递减自去年月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年增长三、四季度分别达和,全年达。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正常:()一季度增长,虽低于去年第四季度,但比去年同期高出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比去年同期高出个百分点。()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开局良好,投资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果,从各类产业投资增长来看,一季度一、三产业投资大幅增长,第二产业投资增长趋缓,一、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由原来的、上升为、,而第二产业投资的比重由下降。</p><p>2、10 赤字、公债和财政政策,目标,了解财政收支对比关系 了解公债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公债理论的演变 了解关于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争论 了解财政政策基本原理,2,10.1 赤字,10.1.1 定义与平衡公式 当期财政收入不抵当期财政支出,此即为“赤字”。赤字的累积,即为债务余额。 (1)1953-1993年的财政平衡公式 财政盈余或赤字(经常收入公债收入)(经常支出投资支出+公债还本付息支出) (141) (2)1994年至1999年的财政平衡公式(低估赤字) 财政盈余或赤字经常收入(经常支出投资支出) (142),3,10.1 赤字,10.1.1 定义与平衡公式 (3)2000年。</p><p>3、三、浮动汇率制下财政、货币政策分析,在浮动汇率制下,我们对财政、货币政策研究的分析方 法同固定汇率制下相比有很大不同,这体现在: 经济的主要调整机制不是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的货币 供应量的调整,而是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的汇率调整。 我们假定本国货币贬值能改善经常账户收支,增加外国 对本国商品的需求。这就是说,本国货币贬值能使BP 曲线与IS曲线右移。</p><p>4、财政政策FiscalPolicy 主讲人 王静教授山东财经大学财税学院 1 导论 2 我校是财经类院校 财政学 税务专业是我校重点和传统优势学科 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课程体系 从完备知识体系 提高分析能力两个目标出发 财政政策 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