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三上
寻隐者不遇。一、说教材分析。《寻隐者不遇》是九年义务教育长春版三年级上册第七版块第二课。诗句虽然浅显。寻隐者。说明隐者在白云深处。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寻隐者不遇教案 长春版。《寻隐者不遇》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板块的第二课。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我们眼里的秋天教案 长春版。隐者。
长春版语文三上Tag内容描述:<p>1、寻隐者不遇一、说教材分析寻隐者不遇是九年义务教育长春版三年级上册第七版块第二课。这首诗写的是贾岛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情景。诗句虽然浅显,但耐人寻味。这首诗第一句交代“寻隐者”,第二句说明“不遇”,三四句直中有婉。“只在”说明走得不远,容易找到,让人在找寻不到的失望中萌生一线希望,“不知”说明隐者在白云深处,难以寻踪,又使人怅然若失,无可奈何。这首是语言精练,第一句以“问”开头,后两句省略了“问”只写了“答”,可见作者用句十分巧妙。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并学会写2个生字,正确背诵并默写寻隐。</p><p>2、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寻隐者不遇教案 长春版一、教材分析寻隐者不遇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板块的第二课,这首诗写的是贾岛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情景。诗句浅显精练,第一句从“问”开头,后两句省略“问”只写了“答”,可见作者用词巧妙。二、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初步掌握了理解古诗的方法,但这首诗每句都有省略,这对学生理解诗句造成一定困难,教师要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本班学生好奇心强,为此要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来协助教学。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p><p>3、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秋天来了1、 形近字组词:乘 挥 酒乖 浑 洒2、多音字:乘 落 露3、近义词凉爽 神奇 展露美丽 落下 活泼4、反义词:来 洁白 丑陋 闷热5、词语搭配()的风()的云()的葡萄()的大自然()的笑脸6、特殊句型(拟人句)秋天来了,秋天来了。乘着凉爽的风来。</p><p>4、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我们眼里的秋天教案 长春版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观察和描述秋天的活动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词语,交流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积极主动地进行表达。通过描绘自己眼中的秋天,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秋天的美丽。学习在表达中应用已有知识储备的词语,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有顺序地表达,使表达清楚、具体。教学准备:1观察秋天景物的变化,可以写下来或者画下来。2搜集有关秋天的图片、画报、照片以及描写片段。3读几篇描写秋景的作文。教学程序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兴趣。四季的景色各有不同,以秋天为最佳。秋天。</p><p>5、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 唐 贾 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 寻:寻访。 隐者:古时隐居山林的文化人。 遇:碰到,遇到。 题目的意思:寻访隐者没有的遇到。,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松:松树。 问:询问。 童子:儿童。诗中指隐者的徒弟。 言:说。 诗句的意思是:(我)在松树下询问隐者的徒弟,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只:就。 此:这。 云深:云雾弥漫。 处:地方。 诗句的意思是:(师傅)就在这座大山中,可是山里云雾弥漫,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思考: 贾岛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