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数据结构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也称为结点。数据项是构成数据元素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数据对象。数据对象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插入队列(即在队列未尾增加一个数据元素)。inqueue(x)&#160。 出队列(也就是将队列首数据元素删除)。 取列头(也就是读者队列首数据元素的值)。
常用数据结构Tag内容描述:<p>1、数据结构知识点概括第一章 概 论数据就是指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的信息的载体。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具有独立含义的最小标识单位。数据结构的定义:逻辑结构:从逻辑结构上描述数据,独立于计算机。线性结构:一对一关系。线性结构:多对多关系。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用计算机语言的实现。顺序存储结构:如数组。链式存储结构:如链表。索引存储结构:稠密索引:每个结点都有索引项。稀疏索引:每组结点都有索引项。散列存储结构:如散列表。数据运算。对数据的操作。定义在逻辑结构上。</p><p>2、基本概念 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能被计算机程序识别和处理的符号集合。 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也称为结点,是表示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项数据项是构成数据元素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数据对象数据对象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子集。注意:在不产生混淆的情况下,将数据对象简称为数据。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即数据结构是一个二元组DataStructure = (D, R),其中D是数据元素的集合,R是D。</p><p>3、队列是一种在程序开发中十分常用的数据结构,在此我就以编写一个实现队列功能的类-Queue为例进行说明。该类将实现以下基本运算:判断队列是否为空:empty()插入队列(即在队列未尾增加一个数据元素):inqueue(x)出队列(也就是将队列首数据元素删除):outqueue()取列头(也就是读者队列首数据元素的值):gethead()清空队列(也就是将队列的所有数据元素全删除): clear()查询x在队列中的位置:search(x)测试案例分析在测试驱动开发实践中,第一步就是考虑测试方案,通过分析该类的功能,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测试案例:1) 队。</p><p>4、R语言的基本数据结构2.1 向量的赋值x-c(10.4,5.6,3.1,6.4,21.7);assign(“x”,c(10.4,5.6,3.1,6.4,21.7);多重构造:y-c(x,0,x)2.2 向量的基本运算向量运算的遵循规则:(1) 向量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相应的运算。(2) 进行向量运算的向量长度可以不同。例题:不同长度向量间的运算V-2*x+y+1短的向量要重复扩展使其长度与长向量相同。R语言包含的常用的算术运算:+,-,*,/,log,exp,sin,cos,tan,sqrt,min,max,length,sum,prod,mean等。其中函数min和max分别取自变量向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函数sum计算自变量向量元素的和,函数mea。</p><p>5、Python程序设计ProgramminginPython 主讲 庞胜利 2 第三章常用数据结构 数字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 为什么使用内置对象 内置对象使程序更容易编写内置对象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应用内置对象往往比定制的数据结构更有效率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