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
第十二章 产褥期疾 病妇女的护理 产后并发症 • 产褥感染 • 生理方面 • 泌尿系统感染 • 心理方面。1、掌握产褥感染和产褥病率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2、熟悉产褥感染的诱因及致病菌 3、掌握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 4、掌握产褥感染的处理原则 5、掌握产褥感染的护理。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Tag内容描述:<p>1、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学,1,第十二章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产后并发症,产褥感染生理方面泌尿系统感染心理方面:产后心理障碍,第一节产褥感染(puerperalinfection),1、掌握产褥感染和产褥病率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2、熟悉产褥感染的诱因及致病菌3、掌握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4、掌握产褥感染的处理原则5、掌握产褥感染的护理,教学目标,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p><p>2、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 产褥感染 妇产科护理学(第妇产科护理学(第5 5版)版) 【概念】 n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产褥期 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 炎性变化 n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是指分娩24 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4次 ,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妇产科护理学(第妇产科护理学(第5 5版)版) 【病因】 n 1. 诱发因素 n 2. 感染途径 n(1)内源性感染 n(2)外源性感染 n 3. 病原体 n(1)需氧菌 n(2)厌氧菌 n(3)支原体与衣原体 妇产科护理学(第妇产科护理学。</p><p>3、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 产褥感染 妇产科护理学(第妇产科护理学(第5 5版)版) 【概念】 n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产褥期 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 炎性变化. n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是指分娩 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 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达到或超过 38 妇产科护理学(第妇产科护理学(第5 5版)版) 【病因】 n 1. 自身感染 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 n 2. 外来感染 污染的衣物、用具、器械、敷料等 n 3. 病原体 n(1)需氧菌 n(2)厌氧菌 n(3)支原体与衣原体 妇产科护理。</p><p>4、第十二章 产褥期疾 病妇女的护理 产后并发症 产褥感染 生理方面 泌尿系统感染 心理方面:产后心理障碍 第一节 产褥感染 (puerperal infection) 1、掌握产褥感染和产褥病率两个概念 的区别和联系 2、熟悉产褥感染的诱因及致病菌 3、掌握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 4、掌握产褥感染的处理原则 5、掌握产褥感染的护理 u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 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u发病率6% u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 产褥病率 Puerperal morbidity u指分娩24h以后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 量4次,每次间隔4小时,体温有2次达 到或超过38。 u以产褥感。</p><p>5、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第一节 产褥感染,【概念】,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达到或超过38,【病因】,1. 自身感染 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 2. 外来感染 污染的衣物、用具、器械、敷料等 3. 病原体 (1)需氧菌 (2)厌氧菌 (3)支原体与衣原体,【临床表现】,表现:发热、腹痛、产褥期异常恶露。 1. 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表现红肿热痛 2. 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最。</p><p>6、,第十二章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产后并发症,产褥感染生理方面泌尿系统感染心理方面:产后心理障碍,第一节产褥感染(puerperalinfection),1、掌握产褥感染和产褥病率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2、熟悉产褥感染的诱因及致病菌3、掌握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4、掌握产褥感染的处理原则5、掌握产褥感染的护理,教学目标,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发病率6%产妇死亡四大。</p><p>7、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第一节 产褥感染,【概念】,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达到或超过38,【病因】,1. 诱发因素 2. 感染途径 (1)内源性感染 (2)外源性感染 3. 病原体 (1)需氧菌 (2)厌氧菌 (3)支原体与衣原体,【临床表现】,1. 外阴伤口感染 2. 急性阴道、宫颈炎 3. 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4.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5. 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p><p>8、第十二章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第一节 产褥感染,【概念】,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达到或超过38,【病因】,1. 诱发因素 2. 感染途径 (1)内源性感染 (2)外源性感染 3. 病原体 (1)需氧菌 (2)厌氧菌 (3)支原体与衣原体,【临床表现】,1. 外阴伤口感染 2. 急性阴道、宫颈炎 3. 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4.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5. 急性盆腔腹。</p><p>9、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第一节产褥感染,【概念】,产褥感染(puerperalinfection)是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产褥病率(puerperalmorbidity)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p><p>10、第十二章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产褥感染 概念 产褥感染 puerperalinfection 是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产褥病率 puerperalmorbidity 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 每日用口表测。</p><p>11、第十二章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第一节产褥感染,【概念】,产褥感染(puerperalinfection)是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产褥病率(puerperalmorbidity)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达到或超过38,【病因】,1.诱发因素2.感染途径(1)内源性感染(2)外源性感染3.病原体(1)需氧菌(2)厌。</p><p>12、第十二章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1,学习交流PPT,产后并发症,产褥感染 生理方面 泌尿系统感染 心理方面:产后心理障碍,2,学习交流PPT,第一节 产褥感染 (puerperal infection),3,学习交流PPT,1、掌握产褥感染和产褥病率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2、熟悉产褥感染的诱因及致病菌 3、掌握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 4、掌握产褥感染的处理原则 5、掌握产褥感染的护理,教学目标,4。</p><p>13、第十二章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产后并发症,产褥感染 生理方面 泌尿系统感染 心理方面:产后心理障碍,第一节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1、掌握产褥感染和产褥病率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2、熟悉产褥感染的诱因及致病菌 3、掌握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 4、掌握产褥感染的处理原则 5、掌握产褥感染的护理,教学目标,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