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1.了解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4.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情况。最能反映隋朝社会历史特点的是。《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与灭亡的史实。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1、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慨况。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学生学习过程(一次备课)。
春七年级历史下册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明朝的建立1.背景:( 1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起义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2.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3.推翻元朝: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知识点2朱元璋强化皇权4.原因:巩固统治,强化皇权。5.措施( 1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p><p>2、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红楼梦1.作者:清代的曹雪芹( 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 )和高鹗( 续写了后40回 )。2.主要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3.社会意义: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p><p>3、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和民族融合的史实,知道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2.认识元朝的中央政权机构,掌握行省制度及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学习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 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_的。2.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p><p>4、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1.掌握清朝前期统治者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的措施,理解其重视农业生产的原因2.了解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3.认识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消极影响【学习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学习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____________。2(1) 不断扩大,大片荒地得到开垦。(2)对 、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3)改进。</p><p>5、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搜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p><p>6、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2.“贞观之治”( 1 )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2 )统治措施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著名的宰相有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p><p>7、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框架】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重点梳理】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唐朝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贞观之治”(1)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2)统治措施: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著名的宰相有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p><p>8、明朝的灭亡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知识点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3.原因( 1 )主要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2 )直接原因:当时陕。</p><p>9、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习目标】1.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2.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3.正确认识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学习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学习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学习过程】1、 自主学习1. 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_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2.10世纪初,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________,国力不断增强。3.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 ,唐朝时,与中原文化的接。</p><p>10、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习目标】1.归纳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荣的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2.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其词风的特点3.了解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知道司马光和资治通鉴4.探究宋词、元曲的异同【学习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北宋________、南宋临安、元朝____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____________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3.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p><p>11、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和民族融合的史实,知道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2.认识元朝的中央政权机构,掌握行省制度及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学习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 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_的。2.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p><p>12、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搜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p><p>13、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学习目标】1.知道金的建立、金灭辽与北宋以及南宋建立的基本史实2.了解岳飞抗金的英勇事迹,知道宋金议和的内容及影响3.认识岳飞抗金的正义性,正确看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学习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学习难点】如何评价岳飞 【学习过程】1、 自主学习1.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 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2. 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____,他就是 。3.金太祖改革女真部落 ,颁行 ,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4.女真崛起之时, 和北宋的统治危机重重。5. 年,辽被 灭亡。6. 年,金军。</p><p>14、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安史之乱1.背景( 1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趋紧张。( 2 )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2.爆发: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3.过程: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将镇。</p><p>15、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2.626年, 即位。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3.(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制定 ,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2。</p><p>16、第3课盛唐气象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民族交往与交融。教学难。</p><p>17、第3课 盛唐气象【学习目标】1.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2.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3.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包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4.知道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学习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学习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农业方面发明重要的生产工具________和________;重视兴修________。2.手工业:(1)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______ 工艺水平最高,_______冠于全国。(2)越窑的。</p><p>18、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学会以史为鉴,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安史之乱;唐朝的灭亡。教学难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影响;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p><p>19、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蒙古秘史记载:“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A.阿保机B.阿骨打C.铁木真D.忽必烈2.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出现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即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3.书籍千年风云第一人(右图)摘录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位名人、学者对成吉思汗的评论,反映了古今中外世人对成吉思汗的理解。下列活动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