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化学
构成分子的原子本身。【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C、O、H、N、S等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山亭育才中学 侯钦华 水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氢分子 氧原子碳原子氢原子 一氧化碳分子 元素。核内 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初三上学期化学Tag内容描述:<p>1、2018届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号等填涂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3.选择题请用2B铅笔将对应试题的答案符号按要求涂黑,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作答,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0 16 Na 23 Cl 35.5 S 32 Cn 64 Zn 65选择题(共5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p><p>2、1 课题课题 2 2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 【知识回顾】 1、原子是 粒子。 2、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 ,构成分子的原子本身 ,而在化 学变化中,分子可以 ,而 不可再分,只是重新 成新的分子。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好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学习重点】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学习难点】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原子结构: 原子 2、原子核居于原子的 ,在原。</p><p>3、1 课题课题 3 3 制取氧气制取氧气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氧气的制法氧气的制法 【知识回顾】 1、证明一种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2、化合反应是: ,其特征是: 。 3、氧化反应是: ,其特征是: 。 【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3、记住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学习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实验操作。 【学习难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 、 。 其反应原理。</p><p>4、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河北省宁晋县东城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p><p>5、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河北省宁晋县东城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p><p>6、元素符号 书写元素符号的方法 一大二小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 C、O、H、N、S等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 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Fe、Na、 Mn、Hg等 一些常见的元素名称、符号 氢氦锂铍硼 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 硫氯氩钾钙 HHeLiBeB CNOFNe NaMgAlSiP SClArKCa 元素符号的意义 H 氢元素 一个氢原子 Fe 铁元素 一个铁原子 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这个 元素的一个原子 思考 2O 14C 6Fe 2个氧原子 14个碳原子 6个铁原子 元素符号前面有系数,就只 表示微观意义 元素周期表 小节 什么是周期?什么是族?元素。</p><p>7、课题二 燃料和热量 Mg+H2SO4= MgSO4+H2 放热 Zn+2HCl= ZnCl2+H2 药品和仪器:镁条、锌粒、稀硫酸、稀盐酸、 镊子、试管2支、药匙、废物缸 反应原理: 亲身体验 谁是理想的燃料呢 形成过程 煤、石油、天然气 植物或植物枯萎后 植物等被埋于土中,经长期 复杂变化形成煤 煤干流 图片 炼制的产品和用途 煤是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 和少量氮、硫、氧元素;燃烧产物为CO2、 NO2、SO2等。 石油也是混合物,主要含碳、氢元素(少量 氮、硫元素);分馏产物燃烧产物为CO2、NO2 、SO2等。 天然气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元素;燃烧 产物为。</p><p>8、一 氧 化 碳 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和空气的密度相接近) 难溶于水、 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COO2 2CO2 点燃 点燃 C+O2 CO2 燃烧很旺的煤炉发生的几个反应 CO2+CCO 高温2 CO2CO+O2 点燃 22 2、还原性 COCuO CuCO2 3、毒性 一氧化碳有剧毒 。这是因为一氧化 碳吸进肺里很容易 跟血液里的血红蛋 白结合使血红蛋白 不能很好地跟氧气 结合,人体就缺少 氧气。如果吸入较 多的一氧化碳,会 因缺少氧气而死亡 。 n一氧化碳的中毒程度,主要与空气 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及接触时间。</p><p>9、山亭育才中学 侯钦华 水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氢分子 氧原子碳原子氢原子 一氧化碳分子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 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57La 镧 58 Ce 59 Pr 60 Nd 61 Pm 62 Sm 63 Eu 64 Gd 65 Tb 66 Dy 67 Ho 68 Er 69 Tm 70 Yb 71Lu 镥 元素周期表 89Ac 锕 90 Th 91 Pa 92 U 93 Np 94 Pu 95 Am 96 Cm 97 Bk 98 Cf 99 Es 100 Fm 101 Md 102 No 103Lr 铹 氢 H 碳 C 氮 N 氧 O 钠 Na 镁 Mg 铝 Al 磷 P 硫 S 氯 Cl 钾 K 钙 Ca 铁 Fe 开动脑筋: 氢碳氮氧钠 镁 铝磷硫氯 钾铁钙 挑战自我: 下列元素符号。</p><p>10、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学期2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探究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实验【实验1】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第(1)步中带火星木条不复燃;第(2)步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实验结论: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能迅速产生氧气。【实验2】实验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后,集气瓶装满水,把氯酸钾和。</p><p>11、第一单元 一 素质教育目标 1 知识目标 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 描述实验的能力 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永恒运动的 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p><p>12、初三化学 物质的加热 教学设计 泰和三中 杨柳华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初步学会使用酒精灯 并牢记酒精灯使用的安全规则 2 掌握物质加热的基本操作 2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实验练习基本操作 通过讨论或探究 自己总结某些实验操作要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严谨的科学态度 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物质加热 教学难点。</p><p>13、1 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 有颜色变化 B 生成其它物质 C 有发光发热现象 D 有气 液 固三态变化 2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汽油易燃烧 B 钢铁生锈 C 木材燃烧 D 水结成冰 3 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 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 磨杵成针 B 死灰复燃 C 木已成舟 D 积土成山 4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野。</p><p>14、1,课题三元素,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时有规律的,汉语解释:元:开始,基本素:组成成分,化学定义:?,2,氧化汞,水,氧气,HgO,H2O,O2,CO2,二氧化碳,它们分子中都含什么相同原子?,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碳-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碳-14: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