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含导学单。(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 相交线。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七年级数学导学案。史卫民 时间。第15课时、科学记数法。第19课时、代数式的值。
初一数学导学案Tag内容描述:<p>1、2011-2012学年七年级数学备课组(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 相交线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推理、交流等过程,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2、掌握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学习过程环节一:复习引入 1、复习提问:若1和2互余,则________________若1和2互补,则________________2、画图:作直线AB、CD相交于点O3、探究新知1ACBDO234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大小关系1和2 ,2和_____和__,__和__1和3, __和__归纳: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互为________。如图中的______和_______如果两个角。</p><p>2、课题:5.1.1 相交线【学习目标】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P1图片及文字,了解本章要学习哪些知识?应学会哪些数学方法?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2.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p><p>3、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讲学稿数学分层走班七下(A层)讲学稿姓名:XX课题:实数平方根(1)主备人:杨明 时间:2011年1月3日年级 班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2.会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3.会用计算器计算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学习重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学习难点: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一、学前准备1.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25 cm2,则它的边长为_______cm2(1)若x2=9,则x=_____; (2)若y2=9,则y=_____;(3)若x2=0,则x=_____。</p><p>4、七年级数学导学案课题:垂线(第2课时)主备人:康春雨 审核人:史卫民 时间:导学过程:课题:第2章第4节平行线的特征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刘伯晔 审核人:史卫民 【学习目标】通过观察、测量、推理、交流等活动探索平行线的特征,从而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培养观察和推理的能力。【重点难点】平行线的特征的获得过程:观察、测量、推理如何应用平行线的特征进行简单的推理。【教学关注点】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三维一体”的落实。【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完成课本P70的问题。2、分别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写出平行线的特征。3、平行线。</p><p>5、第15课时、科学记数法学习目标:1、通过探索,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弄清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n与这个数的整数位的关系;2、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并能写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3、通过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体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好处。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难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目标导学:(2分钟)由此我们可知:10n=100(在1的后面有n个0)导入:我们知道,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地球表面积约为:510000000000000平方米。这些数非常大,写起来表较麻烦,能否用一个比。</p><p>6、第19课时、代数式的值学习目标:1、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以及会求代数式的值;2、通过代数式的值的过程,培养运算能力。重点: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及其求法。难点: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目标导学:(2分钟)一次摄影活动中,全校有210人参加,在活动中有13的人每人拍a张,其余的人每人拍3张。你能用代数式表示他们拍照的总张数吗?自学自研:(20分钟)模块一、求代数式的值阅读教材P63,完成下面的填空:在目标导学中,当a=5时,他们共拍了多少张照片?当a=10呢?归纳:像这样,如果把代数式里面的字母用数 ,那么 后得出的结果就叫做。</p><p>7、第23课时、整式的加减应用学习目标:1、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并从中体验整体思想;2、运用整式的加减法则解决有关代数式的化简求值问题和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难点:整体思想及计算的准确率。目标导学:(2分钟)1、计算:(5x-1)-(2-2x);-2(x-3y)+3(3x-5y)。2、有两个大小不一的长方体纸盒,已知小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分别是x、y、z,且大长方体纸盒的体积是小长方体纸盒体积的25倍。这两个纸盒的体积和为多少?大纸盒与小纸盒的体积差为多少?自学自研:(15分钟)模块一、用整体思想进。</p><p>8、第12课时、有理数的除法学习目标:1、通过探索,掌握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进计算;2、了解倒数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倒数,并能利用有理数的倒数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的计算;3、经历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重点:正确进行有理数除法的运算,会求倒数。难点:如何正确运算,会求负数的倒数。目标导学:(2分钟)计算:23= ;2(-3)= ;(-2)3= ;(-2)(-3)= ;(-8)(-25)(-0.02)= ;36(23-59+712)= 。自学自研:(15分钟)模块一、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阅读教材P3435“动脑筋”之前部分,完成下面内容:我们知道除。</p><p>9、初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共案)修改人签名主备人所在单位主备人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12-9-19课时第一课时课 题展开与折叠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学会正方体的十一种展开图在黑板上展示完后,学生自主把重复的展开图除去,得出11种。过程方法经历展开与折叠活动发展空间观念,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学 习 重 点棱柱的展开与折叠的对应关系。学 习 难 点准确判断展开图折叠后的立体图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正方体。</p><p>10、第一章 有理数 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p><p>11、洋思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第一章 有理数 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p><p>12、马坝初级中学初一年级数学学科 6 1 教学模式导学案 主备人 董德琳 审核人 徐家江 使用人 5 1丰富的图形世界 1 学习目标 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 并能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分类 知道图形是由点 线 面构成的 了解线和面有直的 也有曲的 学习重点 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 能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分类 学习难点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学习过程 个案 一 自主预习讨论 1 自学课本118页到120页 写下疑。</p><p>13、初一上 数学学案41 5.3 水箱变高了一课前小测1的原数是 2单项式的系数是 ,次数是 3如果一个数为,那么比这个数大7的数可表示为。4连续的三个整数中最小一个是,则另外两个分别是。5一块橡皮泥,把它捏成不同的形象,有 不变的;用一根铁丝。</p><p>14、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含导学单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含导学单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课前预习:认真预习课本2-3,完成下列预习检测1. 请你找出P2彩图中你熟悉的几何体,并在图中标出.2. 根据P3议一议的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与长方体形状类似的有那些?与正方体形状类似的有那些? 与圆住形状类似的有那些?与圆锥形状类似的有那些?与笔筒形状类似的有有那些?与地球形状类似的有那些?(2) 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 圆柱与圆锥的不同点: 3. 给下列各图形标注名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列各几何体的特征( ) ( ) ( ) ( ) ( ) (。</p><p>15、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知识网络:几何图形(1)助教策略(学习随笔)主备人: 审核人: 审核时间: 课型: 班级: 姓名: 【课时核心知识框架图】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和图片认识简单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一、【目标导学】知识目标:1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或图片,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简单几何体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初步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能力目标:经历活动和思考、观察交流与讨论、能将立体图形识别与分类。情感目标:学会观察,从生活周围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