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单元主要介绍的历史是秦汉以后隋唐以前中国政权分离与民族融合。而南朝相关内容已经在第十九课已经讲授。第二十课既要教授北方的统一。又体现北方民族的内容。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教育家、政治家 和思想家。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 高原则。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春秋战国——思想家辈出的时代。孔子的主要成就。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Tag内容描述:<p>1、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材分析1、 本节的地位就第四单元而言,单元主要介绍的历史是秦汉以后隋唐以前中国政权分离与民族融合。从内容上看,三国以后中国分裂为南朝北朝,而南朝相关内容已经在第十九课已经讲授,其中南方的民族融合并不明显,取而代之的是江南地区的开发。第二十课既要教授北方的统一,又体现北方民族的内容,可见本课的重要性。就整本课本而言,国家政权“统一与分裂”、各民族“冲突与融合”是两大鲜明的主题,而第二十课充分分别体现了两大主题中的重要方面,不仅是第四单元中重点内容,也是整。</p><p>2、孔子 公元前551年公元2009年 2560年 距今为 授课人:育源中学徐岩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教育家、政治家 和思想家,儒家学派 创始人,世界最著 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仁”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 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 和道德规范 。“礼达而分定” “义”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指道义,即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 孔子最早提出了“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智。子曰:“知人。</p><p>3、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春秋战国思想家辈出的时代,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春秋战国思想家辈出的时代,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1、生活时期: 2、历史地位: 3、主要成就: 4、影响:,孔子的主要成就:, 思想主张: “仁政” “爱人” (2) 政治主张: “为政以德” (3) 教育成就:创办私学 广收门徒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4) 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诗经、 尚书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学以致用,对照你的学习,孔子教育思想中那些对你有启发?你会怎。</p><p>4、第 1 页 共 12 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5 35 3 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同步检测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同步检测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 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唐朝时期关注 民生 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 屈原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2 2 分 促进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 迁都洛阳 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