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性药物外渗
未予处理 进甘露醇约30 ml后发现输液部位及邻近组织苍白、肿胀、发凉、压痛 立即更换输液部位。概念 常见刺激性药物 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对症处理 刺激性药物外渗的预防。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1%~6%。
刺激性药物外渗Tag内容描述:<p>1、刺激性药物外渗 的原因、预防及处理,例子1甘露醇,70ml20%的甘露醇,护士发现输液部位稍肿胀,轻微疼痛,有回血。未予处理 进甘露醇约30 ml后发现输液部位及邻近组织苍白、肿胀、发凉、压痛 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局部用33硫酸镁湿敷0.51 h更换1次,共敷2天,肿胀消退缓慢,压痛稍减轻 5天后患儿右足肿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约2cm3cm范围出现瘀黑,坏死形成,请外科会诊进行清创术,术后创面少许渗液,继续用0.2呋喃西林液湿敷,配合理疗,20天后伤口愈合,留下1cm1cm疤痕,无功能障碍,例子2 5碳酸氢钠,在输入75ml5碳酸氢钠+10葡萄糖75m1的液体。</p><p>2、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肿瘤内科 李兰云,主要内容,概念 常见刺激性药物 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对症处理 刺激性药物外渗的预防,概念,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1%6%。 渗出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法律、法规!,我国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药物外渗。</p><p>3、小儿内二科 屈媛媛,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处理,知识要点:,4,1,2,3,常见刺激性药物,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对症处理,刺激性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预防,概念,Company Logo,概念,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1%6%。 渗出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药物外渗的组织损伤的发生有时间差异,同种药物外渗后的局部反应的时间不一。 可能与渗漏液的剂量、浓度、部位、。</p><p>4、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处理,主要内容,概念 常见刺激性药物 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刺激性药物外渗的预防,概念,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16,药物外渗分类,化疗性药物外渗,非化疗性药物外渗,化疗药物,1.发疱性: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蒽环类,植物碱类) 2.刺激性: 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紫衫烷类,氟尿嘧啶等) 3.无刺激性:轻度损害,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环磷酰胺,氨甲喋呤等),非化疗。</p><p>5、药 物 外 渗 后 的 处 理 李 燕,主要内容,概念 常见刺激性药物 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对症处理 刺激性药物外渗的预防,概念,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1%6%。 渗出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法律、法规!,我国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药物外渗分类,化疗。</p><p>6、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处理肿瘤内科李兰云,主要内容,概念常见刺激性药物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对症处理刺激性药物外渗的预防,概念,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1%6%。渗出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法律、法规!,我国医疗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