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 黄埔军校的建立。第15课 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学习难点 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促成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辛亥革命 D.五四爱国运动 2.。2.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学习目标。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Tag内容描述:<p>1、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测试题含解析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一、选择题1.“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关于这场行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遵义会议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B. 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 中央红军自始至终都由毛泽东指挥 D. 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2.“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p><p>2、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的历史;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史实;知道长征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过程与方法在复习中采取以学生自主、合作为主,运用比较归纳讨论等方法,从整体把握本单元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北伐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p><p>3、第15课 北伐战争【学习目标】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重点难点】重点:北伐胜利进军。难点: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自主探究】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1923年,中国共产党召开 ,正式决定同 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 、 、 的革命同盟。2、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 ,确定了 、 、 三大政策。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p><p>4、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学习目标】1. 掌握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的历史。2.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史实;知道长征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进行的艰难探索。难点:井冈山革命道路的探索。【自主探究】1. 列表梳理理清本单元主要大事。武装起义: 名称时间领导人内容意义共同作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2.红军长征原因开始转折会师意义长征精神【合作探究】融入情境,探究问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兄弟连心建军校】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p><p>5、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过程与方法以长征路线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艰苦过程的了解利用文学影视作品的感染力,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时代特征。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事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与理解。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p><p>6、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学习目标】1.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重点难点】重点:长征的经过和遵义会议。难点:长征的经过和长征精神。【自主探究】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1933年秋, 调集50万军队,对 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 和 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被迫进行战略转移。2、1934年10月,红军开始 。因红军损失惨重, 提出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红军强渡乌江,攻克了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p><p>7、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过程与方法识读北伐战争形势图,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重点北伐胜利进军难点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胜利进军的原。</p><p>8、第九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与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真题演练考点一 新文化运动命题角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历史意义1(2018泰安中考节选)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的进步始终伴随着人的觉醒和解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什么思想来拯救中国”中“思想”的内容指什么?依据材料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2(20。</p><p>9、课时训练(十)新时代的曙光、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一、单项选择题1.2018衢州 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三大改造2.2018扬州 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A.平等、自由B.自由、民主C.民主、科学D.科学、平等3.2018百色 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p><p>10、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知能演练提升1.与前四次反“围剿”相比,红军在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在军队数量上占优势B.中共中央推行“左”倾错误主张C.革命根据地力量弱小D.国民党武器装备好2.“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摘自长征组歌。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A.准备北上抗日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C.与敌人决战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3.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4.一位历史学家在评。</p><p>11、第九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与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9原创题)下图是民国四年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某一著名历史人物被碾在车轮底下。这直接反映出作者( )A维护中国先进文明 B推崇民主共和制度C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D主张学习西方技术2(2018河南中考)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C孙中山 D陈独秀3(2018烟台中考)“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p><p>12、单元检测1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84分)1.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是国共两党合作“梦开始的地方”。将这一“梦想”促成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召开B国民党一大召开C辛亥革命D五四爱国运动2.“中山不死,国共求同”是北大学生欢迎连战时打出的标语。孙中山为国共“求同”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A领导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p><p>13、第5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中考真题在线|2017河北 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的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指()A.打倒列强,除军阀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和平民主建国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课时提分练习|1.改编题 孙中山在某次会议上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朝)更甚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从孙中山的论述看,他此后的实践是()A.成立了中国同盟会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两党合作D.领导了北伐战争2。</p><p>14、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下面是某班同学自编的一首歌谣:“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五四运动 B.中共成立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2.“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中共( )A一大 B遵义会议C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3.“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以下关。</p><p>15、第 八 单 元 新 时 代 的 曙 光 、从 国共 合 作 到 国 共 对 峙知识结构新时代的曙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新新五五五马中全文文四四四克国国化化运运运思共工运运动动动主产人动动的的的义党运的的爆扩历的的动兴内发大史传成的起容意播立高和义涨意义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北伐战争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南秋工战过红昌收农略雪军起起武转山胜义义装移草利。</p><p>16、第12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课时提分练习一、单项选择1.2018娄底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这个学校是()A.京师大学堂B.时务学堂C.黄埔军校D.京师同文馆2.2018青岛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A.创办黄埔军校B.北伐胜利进军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D.实现全国统一3.2018烟台 1924年9月8日,美国。</p><p>17、第九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课程标准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2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3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考情分析近三年百色中考考情分析2019年中考预测年份考点知识点题型题号分值2018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史实非选择题17(1)1分中共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新教材所明确的一个重。</p><p>18、第五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一、选择题1(2016贵阳适考)孙中山认为革命成功不仅需要革命党的奋斗,更需要革命军的奋斗。为此他作出的努力是(C)A创建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C建立黄埔军校 D创立中华民国2(2018滨州中考)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3(2018烟台中考)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p><p>19、第五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本讲知识脉络一条主线:国共从合作到对峙一条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两大斗争对象: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三次重要会议: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四大事件: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红军长征中考备考攻略近三年贵阳中考考情分析2019年中考预测年份考点知识点题型题号分值南昌起义、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2018年国共合作黄埔军校(民国纪年)选择题22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选择题322017年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选择题322016年红军长征重大事件(识图)选择题42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p><p>20、单元专题训练专题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1.导学号84164146在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史册上,井冈山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论述错误的是(C)A.从此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从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2.秋收起义过程中,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而向农村进军的主要原因是(C)A.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B.工农革命军熟悉农村环境C.敌强我弱的客观。</p>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相关DOC文档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测试题含解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复习学案新人教版
安徽2019中考历史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12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习题.docx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第9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试题.docx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第5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精练试题.docx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第5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精讲试题.docx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专题训练.docx
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检测试题.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
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教案新人教版.docx
江西省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近代史课后练习10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习题.docx
江西省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近代史第10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习题.docx
江西2019中考历史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10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习题.docx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