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从孔子到孟子

《论语》《孟子》选读之从孔子到孟子(教师用)。1、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牟钟鉴《从孔子到孟子》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从孔子到孟子Tag内容描述:<p>1、江苏省宿迁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导学案 编制 王孝玲 审校 杨忠平 韩树民 时间9月1日论语孟子选读之从孔子到孟子(教师用)【课程目标】1、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展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2、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第一课时 从孔子到孟子【教学目标】1、通过孔子、孟子的自白了解两位伟大哲人的志向、抱负和人生追求;2、积累词类。</p><p>2、板浦高级中学高三年级语文 选读导学案课题:从孔子到孟子 主备人:审核人: 使用时间: 一、基础知识积累:.给加点字注音:盍()裘()肱()叶()箪()不得与()长沮()桀溺()耰()袒裼()()裸裎()()浼().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敝之而无憾愿无伐善,无施劳蹴尔而与之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写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而谁以易之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可以速而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二、课文探究导引:.概括每则的主要内容:(请写在自。</p><p>3、牟钟鉴从孔子到孟子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孔子对民生问题是重视的,但语焉不详。孟子则把孔子的仁学落实到政治的措施上,要求社会统治者和管理者在解决民生基本问题上体现仁民爱物的思想感情,中国近代的民生主义即发源于此。首先,要“制民之产”,使百姓丰衣足食。仁政最核心的内容便是解决好民众的吃穿问题,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有起码的保障。其次,“省刑罚薄税收”,人民的负。</p><p>4、天之未丧斯文也 从孔子到孟子 之 本篇引语 八佾 篇包括26章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 礼 的问题 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 礼节上的种种规定 孔子提出 绘事后素 的命题 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 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的政治道德主张 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 礼 的问题 原文 仪封人 1 请见 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 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2 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 3 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p><p>5、天之未丧斯文也 从孔子到孟子 之 本篇引语 八佾 篇包括26章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 礼 的问题 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 礼节上的种种规定 孔子提出 绘事后素 的命题 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 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的政治道德主张 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 礼 的问题 原文 仪封人 1 请见 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 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2 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 3 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p><p>6、天之未丧斯文也 从孔子到孟子 之 本篇引语 八佾 篇包括26章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 礼 的问题 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 礼节上的种种规定 孔子提出 绘事后素 的命题 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 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的政治道德主张 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 礼 的问题 原文 仪封人 1 请见 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 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2 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 3 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p><p>7、板浦高级中学高三年级语文 论语 孟子选读 导学案 课题 从孔子到孟子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一 基础知识积累 给加点字注音 盍 裘 肱 叶 箪 不得与 长沮 桀溺 耰 袒裼 裸裎 浼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义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敝之而无憾 愿无伐善 无施劳 蹴尔而与之 子曰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而谁以易之 若己。</p>
【从孔子到孟子】相关PPT文档
高二语文《从孔子到孟子》之(天之未丧斯文也)课件必修三.ppt
高二语文必修3《从孔子到孟子》之(天之未丧斯文也) 课件.ppt
高二语文《从孔子到孟子》之(天之未丧斯文也) 课件必修3.ppt
【从孔子到孟子】相关DOC文档
《论孟》选读之从孔子到孟子.doc
《从孔子到孟子》导学案、教案、巩固案.doc
《从孔子到孟子》导学案、教案 、巩固案.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