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药物的
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氟红霉素 15碳大环内酯类。抗菌谱。多数G+菌(产酶葡萄球菌)、厌氧菌、部分G-菌(嗜肺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非典型分支杆菌 新型大环内酯类增加、提高了对G-。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Tag内容描述:<p>1、长期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 对慢性气流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马艳良 Case -Lung Function 实际值预测值 舒张后 实际值 舒张后 预测值 FEV11.3648.231.6558.51 FVC2.6276.832.7881.52 FEV1/FVC51.90%59.35% Case -Clinical History n男性,28岁 n间断咳嗽、咳痰20年,喘憋5年 n多在着凉后发作,秋冬多见,咳黄痰,偶有咯血 n近5年出现活动后喘憋,受凉、遇刺激性气味时 喘憋加重 n鼻窦炎史,无吸烟史、饮酒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n青霉素过敏 n 体温:36.5 脉搏:74次/分 呼吸:18次/分 血压:105/75mmHg n 全。</p><p>2、大环内酯类抗菌素特点及临床应用,宋秀杰,分类,14碳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氟红霉素 15碳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 16碳大环内酯类: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麦白霉素、罗他霉素、柱晶白霉素、交沙霉素、米欧卡霉素,抗菌谱:,多数G+菌(产酶葡萄球菌)、厌氧菌、部分G-菌(嗜肺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非典型分支杆菌 新型大环内酯类增加、提高了对G-菌的活性 抗菌活性:抑菌、高浓度杀菌,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发挥抑菌作用。,耐药机制,1产生灭活酶(酯酶、葡萄糖酶、磷酸化酶、乙酰。</p><p>3、大环内酯类抗菌素特点及临床应用,1,分类,14碳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氟红霉素 15碳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 16碳大环内酯类: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麦白霉素、罗他霉素、柱晶白霉素、交沙霉素、米欧卡霉素,2,.,抗菌谱:,多数G+菌(产酶葡萄球菌)、厌氧菌、部分G-菌(嗜肺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非典型分支杆菌 新型大环内酯类增加、提高了对G-菌的活性 抗菌活性:抑菌、高浓度杀菌,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发挥抑菌作用。,3,.,耐药机制,1产生灭活酶(酯酶、葡萄糖酶、磷酸化酶、乙。</p><p>4、大环内酯类抗菌素特点及临床应用 分类 14碳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 地红霉素 氟红霉素15碳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16碳大环内酯类 螺旋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麦白霉素 罗他霉素 柱晶白霉素 交沙霉素。</p><p>5、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非抗菌效应 主要内容 大环内酯类药物概述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炎与免疫调节作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对生物被膜的作用 Azithromycin阿奇霉素 大环内酯类药物概述 MacrolideAntibiotics 14 membered ring 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