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社会责任
《生活需要秩序》教学设计。社会生活离不开秩序。2、规则存在于社会公共生活中。考点一 承担社会责任。1.本考点主要包括承担社会责任。立志报效祖国等知识。承担社会责任。第4单元承担社会责任。()A.同学们的自觉性B.班规C.校规校纪D.法律2.下列是我们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一些行为。
担社会责任Tag内容描述:<p>1、生活需要秩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与掌握生活离不开秩序。2、认识与掌握社会规则的多种多样及其作用。二、导入新课以北京市密云县灯节赏灯时发生的踩踏事件及贵新公路 07.04.28交通事件为例,引入新课。北京市密云县密虹公园举办的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因一游人在公园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造成踩死挤伤游人特大恶性事故,37人死亡,15人受伤。 思考:应当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P9295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做好标记,比10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比谁能正确默写第1、2题。1。</p><p>2、生活需要秩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秩序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社会生活离不开秩序。教学重难点1、规则存在的意义。2、规则存在于社会公共生活中,也存在于我们的私人生活中。3、规则存在的领域十分广泛,存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北京市密云县灯节赏灯时发生的踩踏事件及贵新公路07.04.28交通事件为例,引入新课。新华网北京2月6日电2月5日晚7时45分,北京市密云县密虹公园举办的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因一游人在公园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造成踩死挤伤游人特大恶性事故,37人死亡,15人受伤。</p><p>3、2010年中考思想品德总复习考点一 承担社会责任,立志成才【复习提示】1本考点主要包括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共同理想并通过艰苦奋斗,立志报效祖国等知识。2在复习中,要注意结合自身思想、行为实际进行反思,要结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全国道德模范的事迹、全国两会等时政热重点。【考点呈现】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C)【考点解读】一正确认识责任1责任的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这种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p><p>4、专题复习:承担社会责任,做负责任公民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起自己的家庭、社会责任。2、提高整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社会问题的能力。3、熟练掌握善于合作、公平正义、承担责任与使命、热爱集体、亲近社会、奉献社会的知识点。二、知识梳理 合作的重要性、竞争积极作用在合作中发展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双赢”承担社会责任,做负责任公民处理好合作中人际关系应遵守的原则合作竞争承担责任诚信的重要性,具体做法公平/社会公平的含义和要求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p><p>5、古泉中心初中2014届思想品德第一轮复习课导学案,课件制作:古泉中学 章新叶,第三模块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32分),第八单元 承担社会责任,第十六课时,38、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 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39、理解: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和程序 40、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 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了解: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 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理解: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有利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运用:能够设计一个社会公益服务志愿者活 动的方。</p><p>6、做负责任的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 责任意识是美德的表现 是赢得他人信任 尊敬和赞赏的基础 本课力图培养学生对自己 对他人 对社会 对国家的责任意识 责任源于主体的成熟 基于主体的自立 中学生正是处于逐渐成熟 主体意识萌发 并开始承担责任的时期 因此 本课力图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 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p><p>7、第4单元承担社会责任,第10课维护公共秩序,第1站生活需要秩序,课后作业,1.要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需要靠____来维护。()A.同学们的自觉性B.班规C.校规校纪D.法律2.下列是我们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一些行为。其中不符合社会规则的是()A.出门走路靠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B.去超市购物,不随意摆放商品C.去电影院,看到精彩处就大声吹口哨D.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生活环境,C,C,3.我们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