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在纸发明以前。1.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史记》和宗教。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Tag内容描述:<p>1、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周朝,西周,东周,(前1046年前771年),(公元前770前476年),(公元前475前221年),(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汉朝,(前202年9年),西汉,东汉,(25年220年),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p><p>2、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目标】,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史记、道教和佛教2.了解造纸的工序3.认识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自学教材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找出最早出现的纸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谁改进了造纸术,其成就及影响是什么?,思考、讨论,回答,(1)简述东汉以前我国书写材料的演变。(2)“蔡侯纸”出现。</p><p>3、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了一个多月,那个累啊,真是难以形容啊!,同学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小故事,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陶器,甲骨,青铜器,竹木简,丝帛,石壁,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西安灞桥、甘肃天水)。,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p><p>4、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周朝,西周,东周,(前1046年前771年),(公元前770前476年),(公元前475前221年),(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汉朝,(前202年9年),西汉,东汉,(25年220年),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甲骨,在纸张出现以前,人。</p><p>5、当堂达标两汉的科技与文化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100分)1.“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现发生在( )A西汉B东汉C东晋D南北朝2.下图中的“蔡伦纪念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B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C纪念造纸术的发明过程D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3.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B张仲景C李时珍D郦道元4.小明想做一个古代名人专辑,。</p><p>6、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科 目历史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课题: 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习目标:1、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通过比较“蔡侯纸”和以前的书写材料,了解造纸术对文化传播的作用。2、知道司马迁和史记。3、知道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人。4、知道张仲景和华佗的主要成就。学习重点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司马迁和史记;张仲景和华佗及其主要成就。学习难点科技与文化的繁荣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基础上的。学习过程(学案)备注【合作复习】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结果及成就。2、路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和。</p><p>7、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甲 骨,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青铜器,丝 帛,竹简,动脑筋,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5,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新闻速读,纸虽然出现较早,但早期的纸比较粗糙,不太适合书写。纸真正用于书写和推广使用是在蔡伦造出质地优良的“蔡侯纸”之后。,放眼世界:,在中国纸传入西方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羊皮纸 以羊皮制成。</p><p>8、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甲 骨,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青铜器,丝 帛,竹简,动脑筋,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5,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新闻速读,名人信息卡 姓名:蔡伦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 职业: 成就:,东汉时期,发明家,改进造纸术,一、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p><p>9、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甲 骨,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青铜器,丝 帛,竹简,动脑筋,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5,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新闻速读,纸虽然出现较早,但早期的纸比较粗糙,不太适合书写。纸真正用于书写和推广使用是在蔡伦造出质地优良的“蔡侯纸”之后。,名人信息卡 姓名:蔡伦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 职业: 成就:,东汉时期,发明家,。</p><p>10、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周朝,西周,东周,(前1046年前771年),(公元前770前476年),(公元前475前221年),(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汉朝,(前202年9年),西汉,东汉,(25年220年),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 些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陶器,甲骨,青铜器,竹木简,丝帛,石壁,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古代书写材料,埃及 欧洲 两河流域,纸草,羊皮,泥版,甘肃天水出土的 西汉早期的纸,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5课 两汉的科。</p><p>1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史记和宗教。2.通过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3.掌握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繁荣的原因。【学习重点】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2.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繁荣的原因【学习难点】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2.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繁荣的原因【课前预习】1._______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________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2.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p><p>12、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单项选择1东汉以前,我国主要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 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 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2据东观汉记载: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其原因应该是蔡伦()A出使西域归来B完成历史巨著史记C发明“麻沸散”D改进造纸术3医坛素有“医门之仲景,犹如儒门之孔子”的佳话。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是我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被后人称为“医圣”,。</p><p>13、课题: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时间:2019 年 11 月 29 日三维目标: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华佗对于中医学的贡献、史记、道教佛教等基本史实,思考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以及影响。通过图片解读,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阐述事物的能力。学习张仲景、司马迁等人的精神品质。重点与难点:重点:造纸术、张仲景、华佗、史记。难点:道教和佛教的基本概况。课前准备: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了解基本史实。板块展开教学的任务性问题串设计学生活动串设计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板块一导入新课欢迎来到两汉科技文化盛典的颁奖典礼,两。</p><p>14、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选择题1秦汉时期文化气势恢弘,居世界先进行列。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果,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国力强盛、经济发达B 吸取了各族的优秀文化C 国家政府高度重视D 先秦文化基础雄厚【答案】A2著名的洛阳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佛门弟子尊为“祖庭”。后来寺就成为中国僧院的泛称。这座白马寺建于( )A 秦朝B 西汉C 东汉D 西周【答案】C3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洛阳白马寺 洛阳龙门石窟 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A 寺院建筑的中国化B 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C 文化传播者的坚韧D 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p>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相关PPT文档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2)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3)
新人教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ppt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4)
2016新人教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人教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ppt
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ppt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ppt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堂PPT)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3).pptx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2).pptx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3).ppt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2).ppt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相关DOC文档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当堂达标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
(内蒙古)七年级历史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案无解答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卷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doc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3).doc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2).doc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2).docx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