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历史 必修2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识记 近现代报刊产生 发展及繁荣 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 电视的普及 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四大媒介 2 通过对近代传媒的发展。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Tag内容描述:<p>1、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精品教案 内容标准以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梳理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近代报刊业的发展(1)形成阶段:外国人在华办报,如中国丛报、万国公报(2)发展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宣传进步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2、新中国报刊业的发展(1)改革开放前:有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2)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欣欣向荣。二。</p><p>2、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1(2016海南单科24)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 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p><p>3、注:本资料由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独家提供。试题精选自2007年- 2010年全国各地所有高考试题分解而成,排版工整、合理,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上传到其它网站,谢谢合作!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人教版)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名题分解一、选择题2010年题组1(2010海南单科18)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A国。</p><p>4、学习要求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 艾小梅 创办 昭文新报 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 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梁启超、汪康年、黄遵宪等发 起创办。梁启超任总主笔。 作用: 时务报,为变法改革作了广泛的宣传,推动了 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也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资产阶级革命 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p><p>5、课 时 教 案课题: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2011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1年 月 日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报刊业发展的过程,了解中国影视业发展的过程,识记第四媒介神奇的魅力;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重点 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p><p>6、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史料探究,课前预习,随堂训练,素养落实,素养落实价值立意素养提升,【主题立意】大众传媒的发展,是中国走向近(现)代化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在传播资讯、开启民智、舆论监督、娱乐民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习目标】(1)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理解报刊在近代中国产生的时代背景,认识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探究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p><p>7、中国早期电影业的发展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字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1922年 ,张石川与郑正秋 、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p><p>8、万国公报简介其前身为中国教会新报,创刊于1868年9月5日上海,深具影响性的中文宗教性报刊。(重新整理部分)该刊的前身是1868年9月5日创刊的中国教会新报,自第301期起改名为成国公报,由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集资创办并担任主笔。该报不是纯宗教性刊物,自创刊至第300期所刊内容以宣传宗教为主,间刊一些中外史地、科学常识等稿件。改名后成为一个以时事政治为主的综合性刊物。(蒋芷湘领着妻儿在大年30那天晚上跳江而死)丁凎林中国新闻事业史。</p><p>9、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一、报刊业走向繁荣阶段时期表现形成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19世纪70年代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发展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维新思想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的内容也比较丰富繁荣改革开放后除党报党刊外,各种专业性。</p><p>10、一切都从一个家庭说起。 爷爷生于1921年,今年93岁,空闲时最喜欢读报,爷爷说:“报纸改变了我的一生,它给了我观看世界的眼睛。” 爸爸生于1959年,今年55岁,空闲时最喜欢看电视、看电影,爸爸说:“影视节目既有图像又有声音,通过它们我可以看到万千世界的美好“。 小明生于1995年,今年19岁,空闲时最喜欢打开电脑浏览网页,小明说:“我正好赶上了网络时代,网络让我拥有了顺风耳、千里眼,真正有了天涯若比邻的感觉。”,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感受呢?,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程标准】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p><p>11、第十六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大众传媒有哪些种类?,大众传媒有哪些种类? 报刊;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思考: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思考: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发展,需要交流信息。 2、政治变革的需要,变法和革命都需要宣传自己的主张。 3、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进步力量和落后势力论战的需要。 4、教育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信息的渴求。 5、西方在华办报的示范作用。 总之,中国走向近代社会推动了传媒的发展。,思考: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产。</p><p>12、新人教版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黄仲明 教材 教案 学案 三合一 特色教案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特色教案两课时 什么是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p><p>13、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化,俗话说:“学者不出门,就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你认为在古代社会有可能吗?古人用什么来传递信息?我们今天如何传递信息?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西汉时期,有一份报纸第报,专门用于朝廷传播有关政府的文件和政治信息。首先,报业正在蓬勃发展,并且正在独立学习。中国报业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主要报纸是什么?其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崛起,发展。</p><p>14、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历史 必修2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识记 近现代报刊产生 发展及繁荣 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 电视的普及 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四大媒介 2 通过对近代传媒的发展。</p><p>15、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习目标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 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 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 重点 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2 重点 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掌握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 3 难点 探究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教材整理1 报刊业走向繁荣 阶段 时期 表现 出现 19世纪中期前。</p><p>16、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 选择题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在晚清时期 假如你是一名维新派 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A 报纸 B 电影 C 组织工人运动 D 发动民众起义 解析 戊戌变法期间 中国人已开始自己创办报刊 报刊成为当时维新派宣传改良思想的最好武器 其他选项都不符合历史实际 答案 A 2 1909年初 大公报 上的一篇文章称 第一是开眼界 可以当作。</p><p>17、第五单元 第十六课 时间 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0分 1 2018安徽师大附中高一期末 当颇富文采的人开始于发表政论性观点 一种朝廷严格禁止的 只能在通商口岸的保护下才有可能从事的活动时 中国报刊业最终超过了纯粹事实报道的水平 材料是要说明 C A 清政府严格禁止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B 中国报刊业局限于报道新闻 C 政治变革运动推动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D。</p><p>18、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考点同步解读 1 概述我国近现代报刊 影视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史实 发展状况 报刊 1 19世纪40年代开始 在华传教士兴起一股办报热潮 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1872年创刊的 申报 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 影响最大的报纸 2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 昭文新报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3 维新运动中 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影响较大的有 中外纪闻 时务报 国闻报 等 通俗性报刊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