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一个子目讲述的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人口南迁原因。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 课题名称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西晋的灭亡 少数民族的内迁 肥水之战 南朝 北朝 能力目标 培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新能力 教育目标 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 引导学生。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Tag内容描述:<p>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西晋的兴亡和内迁各族”、“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第一个子目讲述的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人口南迁原因,南迁方向,第二个子目讲述的是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经过、影响,第三个子目讲述的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课标要求: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2.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的自然原因和社。</p><p>2、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晋短期统一;西晋的起止年代、西晋短命的原因;五胡内迁;人口大迁徙。掌握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能力方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西晋统治阶级的腐朽统治生活、西晋统治者对内迁的少数民族采取的民族压迫政策导致他们的反抗等因素的归纳,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的原因加以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通过对人口迁徙的原因、结果的分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的是社会动荡所造成的,其结果却是客观上推动迁徙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p><p>3、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局面结束和西晋兴亡的概况 2.掌握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 3.知道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 4.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魏,吴,魏,263年,266年,司马炎,280年,完成统一,兴,一、西晋的兴亡,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请思考:,西晋为什么短暂而亡?,一、西晋的兴亡,3、,鲜卑,匈奴,羯,羌,氐,北方民族迁往中原,1、。</p><p>4、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 课题名称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西晋的灭亡 少数民族的内迁 肥水之战 南朝 北朝 能力目标 培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新能力 教育目标 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 引导学生。</p><p>5、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一 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晋武帝司马炎 公元263年 魏国灭掉了蜀国 公元266年 司马炎篡夺了皇位 建立晋朝 定都洛阳 史称 西晋 280年 西晋灭吴 统一了全国 晋惠帝 西晋第二代皇帝 晋惠帝智力。</p><p>6、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2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表现 影响 合作探究 1 想一想 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2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精讲点拨 1从公元317年起 到公元581年止 匈奴 羯 氐 羌 卢水胡 鲜卑人先后入主中原 有两个半世纪以上 至隋文帝杨坚继位 黄河流域的统治权才又重新回到汉族的手中 2 淝水之战后 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p><p>7、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本课上承第18课 三国鼎立 中吴国对南方经济的开发 下启南方经济在两晋 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 为以后讲述南方经济在南宋时期全面超过北方做好了铺垫 本课介绍了西晋的短暂统一 少数民族的内迁 淝水之战以及江南地区的开发 始终围绕着民族融合与社会发展这一历史线索 在经历了长达300多年的巨大历史灾难的同时 也孕育着新的历史进。</p><p>8、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第 19 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 分别是 西晋的兴亡和内迁各族 淝水之战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一个子目讲述的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人口南迁原因 南 迁方向 第二个子目讲述的是淝水之战的时间 地点 经过 影响 第三个子 目讲述的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说出。</p><p>9、山东省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七年级历史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1)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人口南迁的原因、概况及影响。 2说出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预习检测】 1人口南迁 背景: 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 比较安定。 目的:为了 。 开始:_______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高潮: 后期,形成了南迁浪潮。 分布:主要分布在。</p><p>10、山东省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七年级历史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自三。</p><p>11、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2、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 合作探究 1、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2、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精讲点拨、 1从公元317年起,到公元581年止,匈奴、羯、氐、羌、卢水胡、鲜卑人先后入主中原,有两个半世纪以上,至隋文帝杨坚继位,黄河流域的统治权才又重新回到汉族的手中。 2、淝水之战后,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p><p>12、名校名 推荐 第 19 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 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 包括西晋的兴亡、 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 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 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 提高。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p><p>13、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 1、掌握西晋的建立、灭亡以及淝水之战的有关知识点; 2、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学习重点:淝水之战;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学法指导】: 1.本课虽然头绪较多,但是着重要掌握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可以集中精力掌握好“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两个问题。对于“淝水之战”应着重认识前秦失败的原因和对当时局势的影响。对于“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是认识清楚江南开发的。</p><p>14、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导学案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1西晋统一:266年,司马炎,洛阳 魏灭蜀:势力最弱统一:西晋灭魏:时间 人 夺权,定都 ,史称西晋。西晋灭吴: 年,统一全国。政治:西晋统治集团自身的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