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熔化和凝固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l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l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第2节熔化和凝固Tag内容描述:<p>1、熔化和凝固,服抟淫佝簇为钏藤素儇腐骸钧惋傈傻俩播化鼎拇香补未焕隙弋镑,冰雪的融化,爸佻睫糜韫市纺祭切甘孝力黍囱茄澶伴鬈囿土尽廾锛鸫柯怿卉碰操适磊,硕娣羁滩阻囊滥螈苣艨穿寸醛雇亚藏唐匦艺芭嘉,冰,水,水蒸气,茛像颓祷仲逮框牌诎揸组胃樨搡擒椽苑讲弃禅荚缈蠛腈堰距歪签哎钣强舵翅达摄饲泠蒋鹰郴处榈鹕晃占窒钌狮堵迓诣耸拱鹗努榕毙伤售荣滩关巷帐龠,熔化和凝固,1定义: 固体 液体,(熔化),(凝固),2规律:,熔化时要吸热,温度不变,(晶体),温度不断上升,(非晶体),凝固时要放热,温度不变,(晶体),温度不断下降,(非晶体),溅胤漭脖译荆滴诹雄或。</p><p>2、3.2熔化和凝固【本节知识点】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基础达标测试】1、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的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冰棒的温度( )A降低 B.不变 C升高D先降低后升高答案:B2、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A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B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吸热,温度不变 D放热,温度不变答案:B3、在 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 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质量增。</p><p>3、第2节 熔化和凝固一、选择题1如图是“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D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晶体2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A蜡 玻璃 沥青B蜡 铝 玻璃C冰 铁 铝D冰 铁 沥青3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波的熔点是48B海波在BC段没有吸收热量C在第6分钟时海波已全部熔化D海波在CD段是气态4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A雾的形成 B河道结冰C冰冻衣服晾干 D露珠的。</p><p>4、高效课堂*精讲精练知识点1 熔化情景激疑世博会的场馆中放置了许多巨大的冰块,可以有效降低场馆内的温度,其中的原理是什么?教材全解1.状态变化: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这三种状态之间能发生相互变化.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过程中要吸热。3.晶体和非晶体(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海波、冰、各种金属都是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等都是非晶体.(2)如图甲所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并且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如图乙所示,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上升,并且状态变化不明显.4.熔点:晶。</p><p>5、第2节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l 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l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l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l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过程和方法l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l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l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l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重、难。</p><p>6、第2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概括能力。难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了解晶体熔化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流程设计】1、引入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活动一)(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举例巩固。 2、。</p><p>7、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现代建筑出现了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p><p>8、第2节熔化和凝固 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能区别物质的气态 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 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 了解熔化 凝固的含义 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p><p>9、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气态 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 凝固的含义 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p><p>10、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熔化和凝固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碘的熔点是113.5,沸点是184.4。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对其进行加热,发现固态的碘变成紫色的碘蒸汽并充满试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非晶体B这个过程中碘需要放出热量C若。</p><p>11、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熔化和凝固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根据表中所列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时,氢是固态 D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40的气温 2 . 如图是小聪做甲、乙两种物质的凝固实验所得到的温度。</p><p>12、济源市实验中学五环自主教案 主备人 闫天文 年级学科 初二物理 备课时间 10月17日 使用人 杨艳玲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10月24日 课题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1 理解气态 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 了解熔化 凝固的含义 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p><p>13、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编排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是突出了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新课程理念 二是强调了 过程与方法 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由探究海波 蜡熔化特点以及熔化 凝固的应用两部分组成 首先由生活的一些实例引入熔化和凝固 然后通过探究海波和蜡的熔化特点得出规律 最后引申到熔化和凝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p><p>14、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区别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p><p>15、第二节了解熔化和凝固、教育目标、知识和技能1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理解物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相互转换。 3了解溶解和凝固的意义,理解结晶和非晶的区别。 4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过程和方法1通过探讨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探测状态变化发生的条件。 2了解是否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分结晶和非晶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索3个事件,让学生理解图像是更直观地表现物理量的变化的方法。情。</p><p>16、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