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 / 8 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 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Tag内容描述:<p>1、1 / 13 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莲山课 件 m 第 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感悟与思考 在历史教科书里,汉、唐无疑是我们的历史学家所推崇的强大帝国 ,然而,对于世界来说:汉、唐帝国的光环在罗马与阿拉伯帝国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褪色,而元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远胜过足以引起我们自豪的汉、唐。这个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在疆域上空前辽阔的统一政权,不仅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入各地,也吸取了外来的先进的管理方式:仿效阿拉伯及罗马帝国的行政体制,首次在中国设立行省,对秦以来的郡县制作了一个大大地 发展,对中国。</p><p>2、1 / 6 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 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文自习】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沿袭与变化 秦汉隋唐北宋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汉武帝时设立 “_______” 决策机构,且起用布衣为相;东汉时 “___________ ___” 。 2、隋唐三省六部制:设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尚书省下设吏、户、礼、 兵、刑、工六部。 3、宋 “ 二府三司 ” 制中 ___________、 _________合称 “ 二府 ” 。 4、元 “ 一省二院 ”。</p><p>3、1 / 8 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 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汉至元朝中央政治制度演变中的重要制度(如汉削弱相权、三省六部制、宋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元朝中书省),认识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为削弱。 2.识记汉至元朝地方政治制度演变中的重要制度(如汉郡国并行与王国问题解决,唐节度使与藩镇割据,宋收地方军事、行政、司法和财政权,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宣政院和宣慰司等),认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 方权力。</p><p>4、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宋朝三司、元朝中书省等有关中央制度的历史概念以及郡国并行之、州县两机制、节度使、行省和宣慰司等有关地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概念;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p><p>5、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3课,课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及其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复习提问,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如何?,知识回顾,地方权力,中央权力,集中,集中,皇帝,专 制 主 义,中 央 集 权,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两汉,元朝,隋唐,两汉,元朝,北宋,隋唐,中央,地方,北宋,总括,两汉,元朝,隋唐,两汉,元朝,北宋,隋唐,中央,地方,北宋,总括,汉高祖,汉景帝。</p><p>6、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制作:陈晗,第3课,人教版必修,湖南省祁阳县第四中学,2008年9月8日,温故而知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的先河。 由此,历代封建王朝的君主们围绕着两对矛盾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皇权,相权,中央,地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朝:,趋势,加强,(1)汉高祖:汉承秦制,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2)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将诸侯王任免权收归中央,(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封地,中央。</p><p>7、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汉初刘邦分封同姓九王后,全国54郡,中央直辖者不过15郡,诸侯王国就占近40郡;全国1300余万人,中央政府控制编户97万,人口450余万。(数据采用自刘国石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之比较)这说明(B)A汉初实行分封制后人口增长迅速B王国势力庞大,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C分封诸王使汉政权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D分封制的实施使汉政权扩充了疆域,州郡数大增解析依据材料分析,汉初中央直辖的郡和人口远远少于各王国控制的郡和人口,。</p><p>8、中央: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秦 朝 :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地方: 郡县制,垂直 管理,皇帝,丞相,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中央官制 VS 地方官制,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的基本朝代概况,汉朝,长安,洛阳,公元前202220 隋朝,长安,洛阳, 唐朝,长安,洛阳,公元618907 宋朝,开封,杭州,公元9601279 元朝,北京(元大都)公元12791368,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地方,皇权,相权,地方政 治制度,中央政 治制度,官吏制度,汉的政治制度,一、汉初沿袭秦。</p><p>9、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高一历史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案 人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 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 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p><p>10、课后反思 本知识点时间跨度为先秦至明清 时间跨度较长 内容较为繁杂 如何紧扣课标把握好本课难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对知识点的处理略浅 比如察举制内容 九品中正制的标准等等 都还只是停留在。</p><p>1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 人教版必修 温故而知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的先河 由此 历代封建王朝的君主们围绕着两对矛盾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皇权 相权 中央 地方 从。</p><p>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汉承秦制 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发展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汉至元重要的政治制度 如行省 三省六部制等 了解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为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引用的图例 引文等材料 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中掌握初步的处理历史资。</p><p>13、中央集权制度之 选官制度 习题 1 秦始皇时 以功勋 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 汉武帝以后 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 曹操强调 唯才是举 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 同时注重能力考查 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 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这种人才选拔标准变化的原因是 A 法家思想的兴衰B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C 统治者个人喜好D 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考点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p><p>14、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 中央集权的发展2 君主专制的演进3 选官 用官制度的变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解决人事任免的问题 好了歌人人都说皇帝好 其实皇帝愁死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 只怕丞相专权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 只怕尾大掉不了 大权在握享乐好 若无智慧命也了 皇帝在担心什么 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加强皇权。</p><p>15、不同点 相同点 巩固自己的统治 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2 性质 世袭产生 有封地 皇帝任免 无封地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易形成分裂割据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1 目的 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服从周王的命令 但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 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 3 作用 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探究二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 1 西方学者马克斯 韦伯认为 秦王当。</p><p>16、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概念总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中央官制演变(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本课知识结构:,二、君主专制的演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