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明清之际出现对儒学的批判。明清儒学批判与发展的背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4、明清儒学的影响。明清儒学发展的背景。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Tag内容描述:<p>1、反思中前行,明末清初儒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材料一: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同时,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明太祖朱元璋,明代施复的手工工场,清军机处值房,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明清之际出现对儒学的批判?,明清儒学批判与发展的背景:,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p><p>2、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淇县一中王水明,自学探究,1、明清儒学发展的背景?2、四位思想家的主张、著作?3、明清儒学的特点?4、明清儒学的影响?,明清儒学发展的背景,1、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民族、阶级矛盾尖锐;2、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工商业者阶层队伍壮大;3、传统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文化专制。,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p><p>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说课稿 说课人 开阳三中 何 强 说学情 本节课为一轮复习课 学生对于明朝后期和明清之际以前的儒学发展脉络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对明清的政治 经济有一定知识储备 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打下了知识基础 再加上贵阳北师大附中学生的基础较好 抽象思维比较强 有助于理解课文中儒家思想的内涵 说教材的地位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是人教版必修3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内容是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史上的。</p><p>4、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课后检测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018新课标全国 卷高考27 明朝中期以后 京城及江南地区 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 有人谑称 老童 生 低秀 才 胸无墨 眼无丁者 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p><p>5、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李贽,一单元第 3 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请阅读以下故事片断,结合书本内容找出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明朝,番禺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这样,吴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