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第3课时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6、7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共有 个玉米。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目标】。第5课时 练习四。2、能正确地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3课时 圆的周长(2)。巩固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
第5单元第3课时Tag内容描述:<p>1、练习课,R一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通过看图能明确条件和问题,并能正确地列式计算。,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6、7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能熟练运用6、7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点1:解决问题。,1.,(条),一共有几条鱼?,3,3,7,3,树上还有几个 ?,2.,一共有 个玉米, 外面有 个玉米。 篮子里有几个玉米?,7,2,7,2,5,知识点2:7以内的加减法。,7 4 = 5 1 = 2 + 5 = 6 2 = 2 + 3 = 6 + 0 = 4 2 = 4 + 3 =,1.,3,4,7,4,5,6,2,7,2.算一算,7 2 = 7 1 = 5 5 = 1 + 5 = 5 。</p><p>2、第五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7课时 中国的工业,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京沪,上海,武汉,辽中南,珠江三角洲,山西省,陕西省,四川,鞍山,上海,武汉,攀枝花,太原,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大连,本溪,综合性,天津,上海,轻工业,广州,深圳,点状,长江,珠江,谢谢观看。</p><p>3、第五单元 周长第3课时 练习四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第五单元“周长”的学习到这就要结束了,关于这部分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跟大。</p><p>4、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第三课时 左右【教学内容】左右【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学过程】一、感知自身的左右。1、我们用哪只手写字?请你举手。(右手)2、把你左。</p><p>5、第5课时 练习四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面积单位的大小,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2、能正确地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面积的含义,巩固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授1、选适当的单位填空。(1)一根跳绳长约2( )。(2)一间卧室的面积约为22( )。(3)一张报纸的面积约为44( )。(4)教室的门高约为2( )。2、填空:7平方米=( )平方分米 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500公顷=( )平方千米 3公顷=( )平方米 4米=( )。</p><p>6、第3课时 圆的周长(2)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2.进一步培养自己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学法指导:1.自主完成学案上的问题,把有疑问的内容做上记号,待到课上共同解决。2带的可以选做。知识储备:什么是圆周率?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2.完成下列口算练习(先口算出结果,再熟记)3.141= 3.142= 3.143= 3.144= 3.145= 3.146= 3.147= 3.148= 3.149= 3.1410= 3.1411= 3.14100= 3.1425= 3.1412。</p><p>7、第5单元 圆第3课时 圆的周长(2)【教学内容】圆的周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测量几组圆的直径和周长,自主发现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并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难点:对圆周率的认识。【导学过程】。</p><p>8、第3课时 圆的周长(2)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2.进一步培养自己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学法指导:1.自主完成学案上的问题,把有疑问的内容做上记号,待到课上共同解决。2带的可以选做。知识储备:什么是圆周率?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2.完成下列口算练习(先口算出结果,再熟记)3.141= 3.142= 3.143= 3.144= 3.145= 3.146= 3.147= 3.148= 3.149= 3.1410= 3.1411= 3.14100= 3.1425= 3.1412。</p><p>9、第3课时 身高的情况 教学内容 身高的情况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其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互相合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情感目标:理解统计的实际意义,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统计的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问题策略的比较与选择。 教学过程: 一、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