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与电复律课件
心脏电除颤与电复律术。除颤及电复律概念。第十七章 心脏除颤 电复律与 起搏。心脏不能有效泵血。心肌纤维失去协调一致的有力收缩。造成心脏不能有效泵血.。电复律/电除颤。电除颤与电复律。黄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李振龙。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
电除颤与电复律课件Tag内容描述:<p>1、十堰市中医医院心脑病科,心脏电除颤与电复律术,引言,复苏生存链 1.立即识别CA并启动急救系统 2.尽早CPR,并强调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目录,1.除颤及电复律概念 2.常见心率失常的简单辨别 3.电除颤机的操作规程 4.电除颤机使用注意事项,除颤及电复律概念,除颤(Defibrillation),即利用医疗器械或特定药品终止心脏颤动(heart fibrillation)的过程。在医学上,“除颤”一词通常特指用除颤器以对心脏放电的方式终止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的操作。 心脏电复律也称心脏电除颤。</p><p>2、第十七章 心脏除颤 电复律与 起搏,心脏骤停类型:,1. 室颤 占 75% 2. 心搏停顿 3. 心电机械分离 后果: 心脏不能有效泵血,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第一节 心脏除颤,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 :心肌纤维失去协调一致的有力收缩,呈现不规则蠕动,造成心脏不能有效泵血.,一.与室颤有关的心电图,室性早搏LOWN分级(五级),0级 无室性早搏 1级 偶发单源性室早30次/小时 3级 多源性室早 4A级 成对室早 4B级 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早 5级 R on T室早 *35级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一.与室颤有关的心电图 早搏性心动过速.室性 逸搏心律. 心室扑动,。</p><p>3、电复律/电除颤,心内科 贾荣波,1774年,心脏电复律技术产生。 1775年,Abelard实验研究发现鸟可以电击而死亡,再电击又可飞走。 1889年provost证实狗室颤能被电击而复跳。 1947年德国鲍克于开胸手术中应用胸内复律而使病人恢复心跳。为此,世界上第一台除颤器诞生。 1956年到60年代德国医生朱尔(ZOLL)证明电击还可以用于室颤以外的其他心律失常。 80年代以后被认为电复律是终止室颤的最有效的方法。 现已开发出自动体外除颤、经静脉或经食管电极导管直流电复律/除颤以及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ICD)技术,电复律/除颤发展史,电复律/除颤的基。</p><p>4、第十七章 心脏除颤 电复律与 起搏,心脏骤停类型:,1. 室颤 占 75% 2. 心搏停顿 3. 心电机械分离 后果: 心脏不能有效泵血,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第一节 心脏除颤,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 :心肌纤维失去协调一致的有力收缩,呈现不规则蠕动,造成心脏不能有效泵血.,一.与室颤有关的心电图,室性早搏LOWN分级(五级),0级 无室性早搏 1级 偶发单源性室早30次/小时 3级 多源性室早 4A级 成对室早 4B级 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早 5级 R on T室早 *35级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一.与室颤有关的心电图 早搏性心动过速.室性 逸搏心律. 心室扑动,。</p><p>5、电除颤与电复律,黄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李振龙,目录,一、定义与发展史 二、原理 三、电复律/除颤的分类 四、为什么要早期电除颤 五、适应症、禁忌症与并发症 六、操作程序 七、自动体外除颤(AED) 八、电复律 九、除颤器的维护与保养,一、定 义,利用外源性电流电击心脏,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 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 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发 展 史,1774年,心脏电复律技术产生 1775年,Abelard实验。</p><p>6、1,.,电除颤与电复律,黄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李振龙,2,.,目录,一、定义与发展史 二、原理 三、电复律/除颤的分类 四、为什么要早期电除颤 五、适应症、禁忌症与并发症 六、操作程序 七、自动体外除颤(AED) 八、电复律 九、除颤器的维护与保养,3,.,一、定 义,利用外源性电流电击心脏,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的一种有效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