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课件
2 应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电路。如图电路中的电流I。(1)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第一章 汽车电路基础元件。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2电流、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1.3电功率与电能 1.4电 阻元件 1.5电压源和电流源 1.6基尔霍夫定律 1.7用电位的概念分析电路 小结。
电路基础课件Tag内容描述:<p>1、Chapter 6 Enerngy_storage elements keystone capacitor inductor 3. series-parallel connections of capacitors and inductors 电容元件充电时电容元件充电时 : 元件吸收能量元件吸收能量 电容元件放电时电容元件放电时 : 元件放出能量元件放出能量 Exampl e Ans: 电力电容电力电容 冲击电压发生器冲击电压发生器 元件吸收磁场能元件吸收磁场能 量量 元件放出磁场能元件放出磁场能 量量 所以:(与电容同理)所以:(与电容同理)所以:(与电容同理)所以:(与电容同理) 电感吸收的能量电感吸收的能量 = 放出的能量,它不耗能,所。</p><p>2、2.8 叠加定理,任务告知: 1 叠加定理内容的理解, 2 应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电路,,当线性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同时作用时,各支路的电压或电流 ,等于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代数和(叠加)。,单电源作用时,其他电源去掉(置零),电压源应视其短路,电流源应视其开路。,2.8 叠加定理,一、叠加定理的内容:,电压源作用,电流源作用,证明:,如图电路中的电流I,电压源作用,电流源作用,R2,例:如图电路,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I。,解:,解:设Us1和Us2单独作用时,在R上产生的电压响应分别为U1 和U2,则有U1=K1Us1,U2=K2Us2。</p><p>3、3.3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包含动态元件的电路称为动态电路。,电容器:把两块金属板用介质隔开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存贮电荷的器件(因为介质不导电,所以极板上的电荷不会中和,能长久地存贮下去)(存贮电场能量) 理想电容器:只存贮电荷从而在电容器中建立电场,而没有其他的作用。即:理想电容器应该是一种电荷与电压相约束的器件。,3.3.1 电容元件,电容元件的符号 (采用关联):,1 .电容元件的定义:一个二端元件,如果在任,一时刻 t,它的电荷 q(t)与它的端电压 u(t),的比值,叫电容元件的电容。可以用 u-q 平面。</p><p>4、3.4 三种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任务告知: 1 电阻元件:1) 电流与电压关系, 2) 功率关系, 2 电感元件:1) 电流与电压关系, 2) 功率关系, 3 电容元件:1) 电流与电压关系, 2) 功率关系,,3.4 三种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1. 电阻元件,(1)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电流、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相量图,u、i 即时对应!,u、i 同相!,u、i最大值或有效值之间符合欧姆定律的数量关系。,相量关系式,(2)电阻元件上的功率关系,1)瞬时功率 p,瞬时功率用小写!,则,结论:1. p随时间变化;2. p0;耗能元件。,p=UI-UIcos2 t,UI,UIcos2 t,由。</p><p>5、1.1 电路模型, 1.2 电路中的物理量,任务告知: 1 电路的组成及其功能? 2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 3 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的意义? 4 电功和电功率的公式及计算?,负载:,1、电路的组成与功能,电路 由实际元器件构成的电流的通路。,(1)电路的组成,电源:,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如发电机、蓄电池等。,在电路中接收电能的设备。如电动机、电灯等。,中间环节:,电源和负载之间不可缺少的连接、控制和保护部件,如连接导线、开关设备、测量设备以及各种继电保护设备等。,电路可以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力系统中:,电子技术中:。</p><p>6、电路分析基础,作业习题,习题1-1,1-1 说明图(a),(b)中: (1) u、i的参考方向是否 关联? (2) 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 如果在图(a)中u0, i0, i0, 元件实际 发出还是吸收功率?,答案:(1)关联, 非关联(2)吸收,发出(3)实际发出,实际发出,习题1-1答案,答案分析: (1) 图(a)中的u、i为关联参考方向;图(b)中的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 图(a)中p=ui表示吸收功率;图(b)中p=ui表示发出功率. (3) 图(a)中p=ui0表示发出的正功率,实际发出功率.,习题1-3,1-3 试校核图中电路所得解答是否满足功率平衡。(提示:求解电路以后,校核所得结果的。</p><p>7、第一章 汽车电路基础元件,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掌握汽车电路基础元件中不同车系导线的颜色和代号;插接器的类型和插拔方法;熔断器的类型、颜色和额定电流、测量方法;继电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了解CANBUS;中央控制盒和电控单元的特点。,第一节 导 线,一、低压导线 1.普通低压导线 2.屏蔽线 3.起动电缆 4.蓄电池搭铁电缆 二、高压导线,三、汽车线束,图1-1 红旗CA7200E型乘用车发动机线束图 1机油压力传感器单孔插头2爆燃传感器单孔插头3发电机二孔插头4发电机搭铁孔式插头5动力转向开关二孔插头6EPS电磁阀二孔插头7冷却液温度表感。</p><p>8、基本电路理论,第八章 三相电路,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4年7月,基本要求:,三相制供电的基本概念,第八章 三相电路,三相电路的连接方式,对称三相制的概念,相序、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概念,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与测量,目前电力系统的供电方式基本上都采用三相制,因此,不论在通讯系统、工农业生产中,实际使用的交流电源都是三相电源,而日常生活所用的单相电源,多数也取自三相电源中的一相。,实际上,还有一种单相电源,是由单相发电机产生的。只是在发电机尺寸相同的情况。</p><p>9、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2电流、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1.3电功率与电能 1.4电 阻元件 1.5电压源和电流源 1.6基尔霍夫定律 1.7用电位的概念分析电路 小结,1.1 电路和电路模型,1. 电路的定义及功能 电路是由电路元(器)件按一定要求连接而成, 为电流的流通提供路径的集合体。电路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分配或者电信号的产生、 传输、 处理加工及利用。 2. 对实际电路元件理想化的意义 为了分析电路方便起见, 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电路元(器)件加以近似化, 忽略其次要性质, 用一些以表示实际电路元(器)件主。</p><p>10、电路基础培训,中兴通讯CDMA事业部 设计开发部 郭丹旦 2005.5,硬件人员的基本素质,本次课程内容,回顾常用的电路基础常识 了解设计开发部设计需要的一些基本电路知识 接口 时钟/定时 上下拉 互联中的问题SI,热拔插 通过案例了解一些电路设计的常见问题,电路常识,电阻,欧姆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KCL,KVL) 电容:电压不能突变 电感:电流不能突变,戴维宁等效,线性叠加定理 戴维宁等效 诺顿等效,电路常识,一阶RC电路 使信号变缓 滤去窄脉冲 消除高频分量,电路常识,一阶RL电路 当开关断开时,电感电流不能断续 会感应出高电压 为了防止开关(。</p><p>11、3.5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一、三要素法公式 二、三要素公式说明 三、三要素的计算 四、举例 3.6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一、阶跃函数 二、阶跃响应 3.7 二阶电路分析 一、RLC串联电路的方程 二、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三、RLC串联电路的阶跃响应 3.8 正弦激励下一阶电路的响应,3.1 动态元件 一、电容 二、电感 三、电容电感的串联与并联 3.2 动态电路方程及其解 一、电路方程 二、微分方程的经典解 3.3 电路的初始值 一、换路定律 二、初始值的求解 3.4 电路的响应 一、零输入响应 二、零状态响应 三、全响应,第三章 动态电路,点击目录 ,。</p><p>12、下一页,前一页,第 1-1 页,退出本章,1.1 引 言 一、电路模型 二、电路的分类 1.2 电路变量 一、电流 二、电压 三、功率 1.3 基尔霍夫定律 一、电路图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4 电阻元件 一、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二、电阻元件吸收的功率 三、举例,1.5 电 源 一、电压源 二、电流源 三、受控源 1.6 不含独立源电路的等效 一、电路等效的概念 二、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等效 三、电阻的Y形电路与形电路 的等效变换 四、等效电阻 1.7 含独立源电路的等效 一、独立源的串联与并联 二、实际电源两种模型及其等效 三、电源的等效。</p><p>13、7.1 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一、网络函数 二、频率响应 7.2 一阶电路的频率响应 一、RC一阶低通电路 二、RC一阶高通电路 三、RC一阶全通电路 7.3 RLC二阶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一、RLC二阶串联电路的频率 二、RLC串联谐振电路 7.4 RLC二阶并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一、实用RLC并联电路 二、RLC二阶并联电路的频率响应,第七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点击目录 ,进入相关章节,下一页,前一页,第 7-1 页,退出本章,下一页,前一页,第 7-2 页,退出本章,电路中传输的电信号往往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量。如无线电通信、电视等传输的语言、音乐、图象信号,都是由许多。</p><p>14、第八章 二端口网络,点击目录 ,进入相关章节,8.1 二端口网络的方程与参数 一、Z参数方程和Y参数方程 二、A参数方程 三、H参数方程 四、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 8.2 二端口网络的网络函数 一、用Z参数表示网络函数 二、用A参数表示网络函数 三、特性阻抗 8.3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 一、二端口网络的Z参数等效电路 二、二端口网络的Y参数等效电路 8.4 二端口网络的级联,下一页,前一页,第 8-1 页,退出本章,回本章目录,下一页,前一页,第 8-2 页,第八章 二端口网络,显然,二端电路的两个端子满足端口条件,故又常称为一端口电路或单口电路。,端口(port)。</p><p>15、下一页 前一页 第1 1页 退出本章 1 1引言一 电路模型二 电路的分类1 2电路变量一 电流二 电压三 功率1 3基尔霍夫定律一 电路图二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三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 4电阻元件一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二 电阻元件。</p><p>16、电子电路基础 1 目录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第二章放大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章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分析第四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特性分析第五章负反馈放大电路第六章功率放大电路第七章差动放大电路第八章运算放大器和电压比。</p><p>17、电路分析基础总结,2.独立电源:分为电压源和电流源(重点) 独立电源即可以对外提供能量,也可以从外电路吸收能量; 理想电压源内阻为0,理想电流源内阻无穷大; 实际电压源等效于理想电压源US与内阻RS串联;实际电流源等效于理想电流源IS与内阻RS并联; 两种实际电源模型之间可以相互等效变换。,电路分析基础总结,2、基尔霍夫定律:分为KCL、KVL(重点) KCL:任一瞬间,流入任一结点的电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