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邱关源第五版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电阻电路的依据。含有动态元件电容和电感的电路称动态电路。第五章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5.1-5.2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及比例电路。1、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及其特性(&#167。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Tag内容描述:<p>1、11-1 网络函数 当电路中激励源的频率变化时,电路中的感抗、 容抗将跟随频率变化,从而导致电路的工作状态亦 跟随频率变化。因此,分析研究电路和系统的频率 特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下 页上 页 频率特性 电路和系统的工作状态跟随频率而变化的现象 ,称为电路和系统的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 1. 网络函数H(j)的定义 返 回 在线性正弦稳态网络中,当只有一个独立激 励源作用时,网络中某一处的响应(电压或电流 )与网络输入之比,称为该响应的网络函数。 2. 网络函数H(j)的物理意义 l驱动点函数 下 页上 页返 回 线性 网络 + - 策动点阻。</p><p>2、10-1 互感 耦合电感元件属于多端元件,在实际电路中 ,如收音机、电视机中的中周线圈、振荡线圈, 整流电源里使用的变压器等都是耦合电感元件, 熟悉这类多端元件的特性,掌握包含这类多端元 件的电路问题的分析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下 页上 页返 回 1. 互感 线圈1中通入电流i1时,在线圈1中产生磁通, 同时,有部分磁通穿过临近线圈2,这部分磁通称 为互感磁通。两线圈间有磁的耦合。 下 页上 页 21 +u11+u21 i1 11 N1 N2 定义 :磁通链 , =N 返 回 空心线圈, 与i 成正比。当只有一个线圈时: 当两个线圈都有电流时,每一线圈的磁通链 。</p><p>3、13-1 非正弦周期信号 生产实际中,经常会遇到非正弦周期电流电 路。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和无线电技 术等方面,电压和电流往往都是周期性的非正弦 波形。 l 非正弦周期交流信号的特点 (1) 不是正弦波 (2) 按周期规律变化 下 页上 页返 回 例1-2示波器内的水平扫描电压。 周期性锯齿波 下 页上 页 例1-1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出信号。 返 回 脉冲电路中的脉冲信号。 T t 例1-3 下 页上 页返 回 交、直流共存电路。例1-4 +V Es 下 页上 页返 回 13-2 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若周期函数满足狄里赫利条件: 周期函数极值点的数目。</p><p>4、腿蒃螂蝿肅薂蒁羅羁薁薃螈艿薀蚆羃芅蕿袈螆膁薈薈肁肇薇蚀袄莆薇螂肀节薆袅袂膈蚅薄肈肄芁蚇袁羀芁蝿肆荿芀蕿衿芅艿蚁膄膁芈螃羇肆芇袆螀莅芆薅羆芁莅蚈螈膇莅螀羄肃莄葿螇罿莃蚂肂莈莂螄袅芄莁袆肀膀莀薆袃肆荿蚈聿羂葿螁袂芀蒈蒀肇膆蒇薃袀膂蒆螅膅肈蒅袇羈莇蒄薇螁芃蒃虿羆腿蒃螂蝿肅薂蒁羅羁薁薃螈艿薀蚆羃芅蕿袈螆膁薈薈肁肇薇蚀袄莆薇螂肀节薆袅袂膈蚅薄肈肄芁蚇袁羀芁蝿肆荿芀蕿衿芅艿蚁膄膁芈螃羇肆芇袆螀莅芆薅羆芁莅蚈螈膇莅螀羄肃莄葿螇罿莃蚂肂莈莂螄袅芄莁袆肀膀莀薆袃肆荿蚈聿羂葿螁袂芀蒈蒀肇膆蒇薃袀膂蒆螅膅肈蒅袇羈莇蒄。</p><p>5、BUCT 第四章第四章 电路定理电路定理 (Circuit Theorems) 4.1 4.1 叠加定理叠加定理 ( (Superposition TheoremSuperposition Theorem) ) 4.2 4.2 替代定理替代定理 ( (Substitution TheoremSubstitution Theorem) ) 4.3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 (TheveninThevenin-Norton Theorem-Norton Theorem) ) 4.5 4.5 特勒根定理特勒根定理 ( (TellegensTellegens Theorem Theorem) ) 4.6 4.6 互易定理互易定理 ( (Reciprocity TheoremReciprocity Theorem) ) 4.7 4.7 对偶原理对偶原理 ( (Dual PrincipleDual Principle) 。</p><p>6、BUCT 第四章第四章 电路定理电路定理 (Circuit Theorems) 4.1 4.1 叠加定理叠加定理 ( (Superposition TheoremSuperposition Theorem) ) 4.2 4.2 替代定理替代定理 ( (Substitution TheoremSubstitution Theorem) ) 4.3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 (TheveninThevenin-Norton Theorem-Norton Theorem) ) 4.5 4.5 特勒根定理特勒根定理 ( (TellegensTellegens Theorem Theorem) ) 4.6 4.6 互易定理互易定理 ( (Reciprocity TheoremReciprocity Theorem) ) 4.7 4.7 对偶原理对偶原理 ( (Dual PrincipleDual Principle) 。</p><p>7、指导思想:在平面电路中减少未知量(方程)的个数 3. 4 网孔电流法 im1 im2 a i1 i3 uS1 uS2 R1 R2 R3 b + + i2 独立回路数为l=b-(n-1)=2。选图示的两个网孔为独立回路,网孔 电流分别用im1、 im2。支路电流i1= im1,i2= im2- im1, i3= im2 网孔电流自动满足KCL。若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列方程来求 解电路,只需列写网孔的 KVL 方程 l=b-(n-1)个 网孔电流法: 网孔1:R1 im1-R2(im2- im1)-uS1+uS2=0 网孔2:R2(im2- im1)+ R3 im2 -uS2=0 整理得 (R1+ R2) im1-R2im2=uS1-uS2 - R2im1+ (R2 +R3) im2 =uS2 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p><p>8、第五章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l总体要求与重点 1.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2.熟练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运算规则。 3.熟练运用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方法。 5.1-5.2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及比例电路 主要内容: 1、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及其特性(5.1 ) 2、比例电路的分析(5.2 ) l 运算放大器( Operational Amplifier ) 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是一种包含许多“晶体管”的电 子器件,主要用于模拟加、减、积分等运算,对电路进行模拟 分析。运算放大器是高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的放大器,可用来 放大直流和频率不太高的交流信号。。</p><p>9、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引言2-1 首 页 本章重点 电路的等效变换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2-3 电阻的Y形联接和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4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2-5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6 输入电阻2-7 2. 电阻的串、并联 4.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 电阻的Y- 变换 l 重点: 1. 电路等效的概念 返 回 l电阻电路仅由电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路。 l分析方法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 分析电阻电路的依据。 等效变换的方法,也称化简的 方法。 下 页上 页返 回 2-1 引言 任何一个复杂的电路, 向外引出两个端钮,且 从一个端子。</p><p>10、The dynamic elements 第6章 动态元件 6.1 电容元件 (capacitor) 电容器 _ q + q 在外电源作用下, 两极板上分别带上等量异号电荷,撤去电 源,板上电荷仍可长久地集聚下去,是一 种储存电能的部件。 1、定义 电容元件 储存电能的元件。其 特性可用uq 平面 上的一条曲线来描述 q u 库伏 特性 电路符号 C C C + _ 分类 人造电容 分布电容 杂散电容 注意: 1、“电容”一词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指电容元件,又指它的参数。 2、电容器除标明其电容外,还需要标明其额定工作电压。 任何时刻,电容元件极板上的电荷q与电流 u 成正比。q u 特性是。</p><p>11、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3-1电路的图 3-2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3支路电流法 3-4网孔电流法 3-5回路电流法 3-6结点电压法 首 页 本章重点 l重点 1. KCL、KVL的独立方程数 返 回 2. 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l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普遍性:对任何线性电路都适用。 复杂电路的一般分析法就是根据KCL、KVL及 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根据列方程 时所选变量的不同可分为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 结点电压法。 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特性。 电路的连接关系KCL,KVL定律。 l方法的基础 系统性:计算方法有规律可循。 下 页上。</p><p>12、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l 重点 2. 一阶、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 全响应求解; 3. 一阶、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1. 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及初始条件的确定; 特点:? 1. 动态电路(The dynamic circuit ) 7.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例 + - us R1 R2 (t=0) i 0 t i 过渡期为零 电阻电路 含有 电容 和 电感 这样的 动态元件的电路称 动态电路 。 (capacitor)(inductance) K未动作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 i = 0 , uC = 0 i = 0 , uC= Us K + uCUs R C i (t = 0) K接通电源后,当t=t1时,电容充电 完毕。</p><p>13、第6章 储能元件 首 页 本章重点 电容元件6.1 电感元件6.2 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6.3 1. 电容元件的特性 3. 电容、电感的串并联等效 l 重点: 2. 电感元件的特性 返 回 6.1 电容元件 电容器 在外电源作用下,正负电极上分别 带上等量异号电荷,撤去电源,电极上的电 荷仍可长久地聚集下去,是一种储存电能的 部件。 下 页上 页 _ + q q U 电导体由绝缘材料分开就可以产生电容。 注意 返 回 1. 定义 电容元件 储存电能的两端元件。任何时 刻其储存的电荷 q 与其两端 的电压 u能用qu 平面上的一 条曲线来描述。 u q 下 页上 页 库伏 特。</p><p>14、电路原理,2009年秋季-自控08级,2,Who 谁来教?,张新莲(副教授) 信息学院 联系方式: 13366969369(手机) 个人信箱:zhangxlmail.buct.edu.cn 公共信箱:buctdianlu2009126.com 密码:buctdianlu,3,What 学什么?,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第四章 电路定理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第六章 储能元件 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 第八章 相量法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第十四章 复频域分析 第十五。</p><p>15、本章重点,一阶和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及求解,重点,一阶和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概念及求解,1.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及初始条件的确定,返 回,含有动态元件电容和电感的电路称为动态电路。,1. 动态电路,7-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当动态电路状态发生改变时(换路),需要经历一个变化过程才能达到新的稳定状态。这个变化过程称为电路的过渡过程。,下 页,上 页,特点,返 回,下 页,上 页,返 回,500kV断路器,过渡期为零,电阻电路,下 页,上 页,返 回,电容电路,下 页,上 页,返 回,i = 0 , uC= US,i = 0 , uC = 0,S接通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