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眼睛和眼镜练习1
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成因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教学重点。
第4节眼睛和眼镜练习1Tag内容描述:<p>1、眼睛和眼镜一、选择题1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1,则正确的说法是()A该眼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B该眼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C该眼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D该眼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答案:D解析:根据图1可知,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该眼是远视眼;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即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配戴会凸透镜。2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p><p>2、眼睛和眼镜(测试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成因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B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C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 D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p><p>3、第4节 眼睛和眼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教学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教学用具:挂图、眼睛模型、投影仪、球、书、石块、冰块、盐水杯.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问题:同学们知道假如给我三天。</p><p>4、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眼睛和眼镜,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制作人:黄敬栓,我们将会学到,眼睛的构造是怎样的?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近视眼是怎么回事?怎样矫正?远视眼是什么回事?怎样矫正?怎样计算眼镜的度数和焦距?归纳总结,关心心灵的窗口眼睛,眼睛的结构,1.晶状体和角膜-镜头(凸透镜)2.瞳孔-光圈3.视网膜-胶卷(光屏)4.虹膜-光圈的叶片,眼球就。</p><p>5、第4节 眼睛和眼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眼睛的构造 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的再实验 认识眼睛的成像原理及成像特点 知道矫正方法 情感 态。</p><p>6、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新课引入 眼睛是如何看到东西的 我们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眼睛呢 学习目标 1 了解眼睛的构造2 知道近视眼与远视眼成因3 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矫正 自学指导一 认真阅读教材68页5分钟时间 完成下列问题 眼睛的构造是怎样的 正常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正常眼的近点和远点分别在哪里 一 人眼看物原理 类似照相机成像 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晶状体 角膜的共同作。</p><p>7、济源市实验中学五环自主教案 主备人 杨艳玲 年级学科 初二物理 备课时间 12月15号 使用人 杨艳玲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12月17号 课题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教学目标 1 了解眼睛的构造 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 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 加深对眼。</p><p>8、第4节 眼睛和眼镜,一.眼睛的构造,睫状体,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视网膜,玻璃体,通往大脑的神经,同学们 记住了哟!,2)眼睛成像的原理,角膜和晶状体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给大脑,人眼便看到了物体。,眼睛看物的原理和我们生活中哪种仪器相似呢?,思考,晶状体,睫状体。</p><p>9、眼睛和眼镜课 题5.4 眼睛和眼镜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教学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教学后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闭上眼睛,用手摸这些东西(球、书、石块、冰块、盐水杯等),每摸一样,说出这是什么?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拿着不同东西,让学生们摸.师为什。</p><p>10、眼睛和眼镜学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的成像性质。2、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各自应用原理。3、理解实像和虚像。学案导学【自学指导一】眼睛1、观察右图可知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的实像。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其中,眼睛中的相当于凸透镜,相当于光屏。2、人们之所以都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正常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本领,使远近物体的像都能成在 上。3、眼球好像一架,、共同作用相。</p><p>11、第4节眼睛与眼镜,眼睛的结构及成像原理,眼睛的结构,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给大脑,形成视觉。,眼球的结构很像我们曾经学过的什么?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什么?视网膜相当于什么?,视觉成像模拟,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凸透镜,视网膜光屏,照相机的结构原理,眼睛的结构与照相机对比,正。</p><p>12、第4节眼睛和眼镜,1.知道眼睛的光学构造。,2.理解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3.了解视力缺陷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4.了解眼镜度数的计算方法。,世界爱眼日是哪一天?我们班里戴眼镜的同学有多少?,6月6日,一、眼睛的构造,【点击部位显示】,物体射入眼睛里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产生视觉,于是我们就看到物体。而且应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p><p>13、第4节 眼睛和眼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眼睛的构造 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 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教学难点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