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节
【高考考点】(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分析总思路。
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节Tag内容描述:<p>1、新课导入,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 摘自春天的故事 歌词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英明的抉择造就了深圳的辉煌,进而带动了珠江三角洲经济腾飞。弹指一挥间,已到2011年,珠三角经济发展又如何呢?,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标要求:以某一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知识与技能:掌握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原因,理解工业化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过。</p><p>2、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高考考点】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 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 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优化方法,漫画中的老鼠因贪吃而跃入瓶 中,大饱了口福。但它怎么也想 不到因为贪吃而“发福”的身体却 再也钻不出瓶口了。 思考:漫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哲学启示? 提示: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预见性。,提醒!要弄清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醒!人与客观联。</p><p>3、1 2009广州综合测试 如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 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 B 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 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 D DE段兔群数量的增长率几乎为0 解析 AB段显示兔群逐步适应新环境 种群数量逐渐增多 而非性别比例失调 性别比例失调的结果是种群数量减少 DE段显示兔群处于动态的平衡中 此时期兔群数量。</p><p>4、山岳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 通过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的分析 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过程与方法 1 分析法 讨论法 2 探究与活动 理。</p><p>5、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 学习目标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 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一 认识洪水和洪灾 1 自然灾害概况 1 概念 在自然界发生的 对人类 构成危害的事件 2 分类 2 洪水与洪灾 1 概念 洪水溢出或冲垮河岸 湖岸 给人类 和生活带来损害 二 洪灾的形成原因 1 基本环节 一是 的形成 二是对 造成损害 2 洪水的成因 1 自然原因 2 人为原因 三 洪灾的防治措施 1。</p><p>6、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目标 根据有关资料 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 全球气候变化 1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的变化 的变化 地形的变化以及 等 2 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 时间尺度 气候变化 地质时期 总体 情况 冰川广布的 和相对温暖的 交替 周期约为 年 当前 状况 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中 人类历史时期 时期 时期交替 气象仪器 观测时期 气温波 动上升 19世纪末 20。</p><p>7、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 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 分析法 讨论法 2 探究与活动 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 利用。</p><p>8、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工业指向类型; 2. 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 3.分析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工业区位分析注重多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讨论法等,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p><p>9、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 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使学生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理解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 以及它们所。</p><p>10、必修一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 1 课时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选择题 1市场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 益。这是因为( ) 通过市场竞争,能把资源向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集中 商品的价值量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 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必然努力降低个别劳动 时间 市场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优点,通 过市场调节可以实现资 源的优化配置。商品的价 值 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 不正确。所以本 题选 A 项。 答案:A 2(2010试题调。</p><p>11、第7课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互动探究,写作素材积累,基础自主学案,知能优化演练,美文佳作欣赏,诗海探珠,第7课,诗海探珠,宿 府 杜 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 永夜:长 夜。风尘:指战乱。,【赏析】 这首诗作于广德二年(764)秋,当时作者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诗中抒发的感情还是伤时感事,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自己飘泊流离的愁闷。正是始终压在诗人身上的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天美好的月色。前六句。</p><p>12、必修三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 1 课时 走进文化生活 一、选择题 1(2009广东单科)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这说明我国文化市场要( ) A严格规范,整齐划一 B言论自由,顺其自然 C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全面开放,海纳百川 解析:“文化市场的良莠不齐”说明我国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答案:C 2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 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 平衡” ,因为( ) 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p><p>1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使学生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3.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4.了解岩浆岩。</p><p>14、2020年3月26日星期四 1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课题2 种群的特征 2020年3月26日星期四 2 是种群的最基本的特征 它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 但是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 种群的数量特征 1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 数量 变化趋势 2020年3月26日星期四 3 1 概念 出生率是指 死亡率是指 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2 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高于死亡率时 种群密度 出。</p><p>15、课时跟踪训练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 100 分 时间 30 分钟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 共 60 分 仙女木 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 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 新仙女木 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 新仙女木 事件之后气候变暖 进入温暖的全新世 图 1 是 地球 50 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 图 2 是 地球 2 万年前至今的海平 面模拟变化图 据此完成 1 2 题 1 图 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