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四章第1、2节.doc_第1页
必修三第四章第1、2节.doc_第2页
必修三第四章第1、2节.doc_第3页
必修三第四章第1、2节.doc_第4页
必修三第四章第1、2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广州综合测试)如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DDE段兔群数量的增长率几乎为0解析AB段显示兔群逐步适应新环境,种群数量逐渐增多,而非性别比例失调,性别比例失调的结果是种群数量减少;DE段显示兔群处于动态的平衡中,此时期兔群数量的增长率在极小的范围内波动,即几乎为零。答案A2(2009深圳调研)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点取样和等距离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解析由于蛇的行动范围较广,故调查其种群密度不宜采用样方法,而是标志重捕法。答案B3(2010江苏泰兴调研)如右图为两种生物种群的生长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按甲曲线增长的种群无K值,无种内斗争,增长率始终不变B按乙曲线增长的种群,到a点后种内斗争最为激烈,且增长率为零C按乙曲线增长的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下,b点时的增长速率不同,但均为最大值D甲曲线的数学模型为NtN0t,其中代表增长率解析代表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答案D4(2010江苏南京高三学情分析)如右图所示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才能开始捕捞解析一般将种群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K/2左右,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数量也最多,而且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所以当鱼的种群数量大于K/2值时即可开始捕捞。答案D5(2009临沂质检)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解析本题中的柱状图表示的是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第15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快;第5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加最快;第59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虽然逐渐减小,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慢,但依然在增多。由此可判断,图示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但未达到K值);由于第5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等于K/2,故理论上K值(环境容纳量)为400只;防治鼠患时,若将其数量控制在K/2左右,则鼠种群具有最大的增长速率,很快就会恢复到较大的数量,应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以下。答案B6(2009南京调研)如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增长曲线呈“S”型,d点对应的是K值B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cC图中种群数量的增长在迁入第2年后明显加快D图中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解析本题考查对“S”型增长曲线的识图分析能力。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应是b点,即K/2处。答案B7(2010天星教育)分析下图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至c点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宜Bcd段种群数量下降C该种群数量在c点达到K值D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解析从曲线看出,在c点时增长率最大,进行海洋渔业捕捞至c点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宜;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在c点时达到K/2值,cd段增长率下降,但种群数量是增加的。答案A8(2009广州调研)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进入境内,若有害生物一旦进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是某些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其天敌数量较多境内生物多样性可能受到威胁很快被淘汰A BC D解析有害生物一旦进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因缺少天敌、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某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若有害生物占优势,则可能导致本地物种被淘汰,从而使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答案C9(2009南通调研)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A400a0.8m B0.8a400mCa320m D320am解析据题意可知:该种群一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则两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80%400a(80%400)2,三年后种子的数量a80%40080%40080%400a(80%400)3,以此类推,m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ma320m。答案C10(2009佛山教学质检)对某地区引入的一种鸟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那么,1970年至1975年该鸟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是解析应用标志重捕法的相关计算,设1975年的种群数量为X只,则有X/150150/13,即X1 730只,所以比1974年略有增加。根据数据绘制曲线,可知C选项正确。答案C11(2010山东淄博摸底)下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5增加到160),图中曲线可以说明A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的存活率B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C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正相关D高种群密度下,能够变态为青蛙的可能性减小解析曲线不能提供食物短缺能降低蝌蚪存活率的信息;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应该成正相关,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答案D12(2010广东佛山南海区调研)生活在一块农田内以农作物为食的不同物种的鼠类之间有可能发生的是A不同鼠种群之间形成竞争关系B种群数量的变化都呈“J”型曲线增长C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信息的传递过程D当使用农药进行灭鼠时,各种群的死亡率是相同的解析不同鼠种群都是以农作物为食物,因此会形成竞争关系。当使用农药进行灭鼠时,由于抗药性不同、个体数量不同,因此各种群的死亡率是不相同的。答案A13(2010山东淄博摸底)龙虾是极受欢迎的海鲜,在世界各地都有过度捕捞的现象。两位生物学家在加勒比海的安归拉岛调查龙虾种群和被捕捞的情况时,量取龙虾的背甲长度(即龙虾的大小)作分析,依照所得的资料绘出下列四个图(a1、a2、b1、b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图a1可以看出,龙虾的种群密度和栖息地质量有关B通过图a2可以看出,栖息地质量对龙虾生长的影响很小C根据图b1和b2可以判断乙地龙虾的背甲一定比甲地长D根据图b1和b2可以看出,乙地的捕捞情形比较严重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乙地的捕捞情形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乙地的分布曲线和甲地比较,数量高峰偏向左边,说明乙地的大龙虾大部分被捕走了,导致平均背甲长度低于甲地。答案C14在南海某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呈_曲线。当人口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是该岛环境_。(2)当人口数量强行增长到O点时,就会很快下降至P点,原因是人口剧增后,岛上生活资源发生短缺,各种人为因素使_遭到破坏,加上人们争夺生活资源而发生_(如有人被迫离岛等)。(3)若干年后岛上人口数又从P点上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以上说明该岛上生态环境的_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发展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_,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解析在m年内,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呈“J”型曲线。 当到n线时,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种群数量停止增长。如果人口数量强行增长,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斗争必然加剧,这样就会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若干年后岛上人口数量又从P点上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这说明此岛上的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答案(1)“J”型允许的最大值(K值)(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种内斗争(3)自我调节自身发展规律15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_。(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政策。(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变为三图中_类型。(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会变成_所示。解析A曲线表示年幼个体多而年长个体少,为增长型。我国70年代时人口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