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颅压综合征
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分原发性与症状性(继发性)。上呼吸道感染后低颅压综合征临床分析。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3例临床分析。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3例临床误诊分析。【关键词】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是指不明原因的侧卧位腰穿时测脑脊液(CSF)压力低于<70 mmH2O。
低颅压综合征Tag内容描述:<p>1、低颅压综合征学习总结 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 曲宝俊 目录 病例介绍及影像资料 基本概念 病因及发病机理 影像学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心得体会 病例介绍 患者 男性 因头疼头晕入院 临床诊断低颅压 综合征 CT及MR检查结果如下 第一次CT检查 第二次CT检查 MR检查结果 一般概念 当侧位腰穿压力低于60mmH2O时产生的一系 列临床病症,称之为低颅压综合征。 患者的临床表现往往具有特征性的体位性头痛 ,即站立、坐位和活动时头痛加剧,平卧时头 痛减轻或消失。头痛一般位于颞枕部,有时波 及全头或向肩、颈部放射,多为。</p><p>2、低颅压综合征 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 概 念 1938年德国神经内科医生Schaltenb rand 第一次描述该病 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侧卧位腰部蛛网膜 下腔的脑脊液压力在0.59 kPa( 60mmH2O)以下,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 的临床综合征 分原发性与症状性(继发性) 继发性SIH v腰穿、脊髓造影和脊髓麻醉后 v颅脑外伤、颅脑手术 v腰神经根袖撕裂 v频繁呕吐及慢性腹泻引起脱水、静脉输入高渗液 体后 v尿毒症、休克、恶液质、过度换气、严重感染、 慢性巴比妥及安眠药中毒 v脑膜脑炎、糖尿病性昏迷 v头颅放射性治疗 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 。</p><p>3、引 言,男性,28岁,主因持续性头痛2天入院 病例特点: 青年男性,急性起病 头痛呈持续性中度胀痛,以前额部、后枕显著。 头痛与体位变化有关,平卧可缓解,站立位及坐位时加重,伴有头晕、恶心。 既往体健 颈略抵抗,双侧巴氏征阴性。 住院1周后出现复视,右眼外展受限。,辅助检查,头CT 头MRI+C、MRV 头CTA 腰椎穿刺,MRI平扫(T1、T2FLAIR),MRI增强,腰椎穿刺,患者行两次腰穿,脑脊液不能自行流出,未测到压力。 脑脊液生化检查:蛋白定性(+),葡萄糖5.45mmol/L、氯110mmol/L、蛋白2.45g/L;临床诊断:低颅压综合征,诊 断,低颅压综合征?。</p><p>4、低颅压综合征 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概 念,1938年德国神经内科医生Schaltenb rand第一次描述该病 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侧卧位腰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在0.59 kPa(60mmH2O)以下,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分原发性与症状性(继发性),继发性SIH,腰穿、脊髓造影和脊髓麻醉后 颅脑外伤、颅脑手术 腰神经根袖撕裂 频繁呕吐及慢性腹泻引起脱水、静脉输入高渗液体后 尿毒症、休克、恶液质、过度换气、严重感染、慢性巴比妥及安眠药中毒 脑膜脑炎、糖尿病性昏迷 头颅放射性治疗,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 多以体位性头。</p><p>5、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3例临床误诊分析【关键词】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误诊;脑脊液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是指不明原因的侧卧位腰穿时测脑脊液(CSF)压力低于70 mmH2O,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及颈抵抗。由于临床较少见,表现独特,若不熟悉其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我科2000年2006年共收治SIH 32例,误诊13例,误诊率40.6%,现就13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中男5例,女8例,年龄2664岁,平均38.6岁,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221天,平均9天,均无颅脑外伤史、无腰穿及脑脊液漏。</p><p>6、低颅压综合征,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 金子琦,低颅压综合征是一种由某种疾病引起或不明原因的症候群, 影像和临床诊断容易被忽略和混淆。 Schaltenbrand 1938 年首次报道。,一、颅内压的生理,1、概念: 颅内压又称脑压,是指颅腔内的压力,临床上常用脑脊液的压力来表示颅内压,正常成人的颅内压为70200mmH2O。,颅内压的生理,2、颅内压的形成: 颅腔是由多块颅骨借骨缝相互连接而构成的骨性空腔,成人颅腔基本上不能伸缩,故其容量恒定。 颅腔内的主要内容物有脑脊液、血液及脑组织,在正常状态下,颅腔容积与它所含有的内容物的总体积是相适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