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第一节 受热不均产生大气运动。受热不均是产生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1、 大气如何受热——(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是看大气中成分的吸收作用。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第1课时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上方谷硝烟弥漫。火烧上方谷。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Tag内容描述:<p>1、第一节 受热不均产生大气运动学习大气的知识核心是掌握大气的运动。受热不均是产生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1、 大气如何受热(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图示:厘清太阳、地面、大气三者之间热量的传递过程。1.太阳短波辐射经过大气层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主要是看大气中成分的吸收作用对流层中的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比较少;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2)反射作用:主要体现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晴天辐射强,阴天辐射较弱。(联系昼夜温差)(3)散射作用: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容易被散射。(天的蓝色,太阳未出天已亮等)2.地。</p><p>2、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知识点题号易中难热力环流1、3、42、11、128、9大气的水平运动10、115、6、713、14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7辽宁盘锦期末)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分布图,下列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A. B.C. D.解析:B在垂直方向上,等压面向上凸起,气压高,等压面向下凹陷,则气压低。由此可知近地面,处气压低,、处气压高,近地面形成低气压为气流上升所致,高气压为气流下沉所致,故处气流上升,、处气流下沉,根据地面和高空气压的高低,空气由高压流向低。</p><p>3、第1课时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运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知识点题号易中难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0、151、2、3、12、13大气的受热过程4、5、86、7、9、1411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下图是某地某日垂直温度变化(/100米)时空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A.8:0016:30B.17:0023:00C.16:307:00D.23:005:00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A.500米 B.100米C.350米 D.150米3.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A.空气对流运动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C.有利于成云致雨D.减。</p><p>4、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主题一热力环流的形成和常见形式材料1:电视剧三国演义第76集“火熄上方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在上方谷设伏兵,安排大将魏延诱敌深入。当司马懿等人追进上方谷时,山上士兵即投下石块堵塞谷口,同时引燃谷内干柴。刹那间,上方谷硝烟弥漫,火海一片。正当司马懿父子以为必死无疑时,天空竟然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大雨,司马懿感谢苍天保佑,趁机逃脱。该战十分惨烈,打扫战场时发现四周山顶都覆盖着未烧尽的衣服和草木灰。诸葛亮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火熄上方谷与热力环流有关。</p><p>5、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运动 本章规划 大气圈作为地理圈层之一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重大 地球大气圈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既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 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 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 形成。</p><p>6、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学习目标 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并能解释自然界中热力环流现象 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 鲜花烂漫 白。</p><p>7、高考地理 北京市专用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考点一大气受热过程A组自主命题 北京卷题组2018年4月 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 读下图 回答下题 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简图1 2018北京文综 1 4。</p><p>8、佛山市三水中学 高一地理备课组,热力环流,现象观察,2、空气运动原因?,1、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环流,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注:巴山泛指四川、重庆地区。,上 方 谷,火烧,“火烧上方谷”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周围的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山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