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必修3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练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必修3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常考考点。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Tag内容描述:<p>1、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课后限时训练(二十六)我们的中华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46分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1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隋唐时期。(F)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F)3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F)4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之魂。(F)5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T)6科学技术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p><p>2、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特征】本单元式文化生活的核心,我们学习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来进一步感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无穷的魅力,体会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中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引导学生分析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税按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2010年高考我们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基本的观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及其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极其重要作用;弘扬。</p><p>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常考考点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3、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5、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 主题 7、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辉煌历程 博大精深 独特性 区域性 民族性 民族精神 重要性( 作用) 民族精神的力量(p71+p76 四精一魂) 基本内涵 内涵 核心爱国主义 丰富发展 特征、 丰富发展 弘扬培育 孕 育 精 髓 包容性 含义 意义 原因- 见。</p><p>4、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我国拥有丰富的史学传统,从史记的五帝本纪,到当前的清史纂修工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记载从未间断。而另一个文明古国印度则因缺乏正式文字记载的信史和屡遭外族入侵而被马克思称为“印度人没有历史”。据此回答12题。1我国的史书典籍充分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B中华文化比印度文化更为优越C历史学是我国最具科学性的学科D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2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唯中华文。</p><p>5、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测试题山东 肖明海 张丽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之趣此节目不仅摘得收视率桂冠,也在全国掀起一股学习背诵古诗词的热潮,其原因存于()优秀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中华韵味民族认同,雅俗共赏声像合一新颖创新,引人人胜 吟诗赏识全民动员,古诗新作A B。</p><p>6、考点规范练27我们的民族精神一、选择题1.(2018江苏苏锡调研)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和他的团队推进了我国火炸药技术的发展。为攻克难关,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冬天的塞外靶场气温常常低至零下二三十度,他往往一待就是一整天,有时他寸步不离靶场,一待就是半月之久。王泽山的事迹()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彰显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说明爱国主义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A.B.C.D.2.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p><p>7、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考点2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团结统一:(1)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整。</p><p>8、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1.(2014浙江7月学考,14,2分)下列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名言是()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答案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了爱国情怀,是爱国主义的体现,D项正确。其余选项均没有体现个人与国家的关系。2.(2016山东6月学考,20,2分)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热爱和依恋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实践与活动。爱国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要求和内涵,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爱国是抽象的,可以停留在观念上。</p><p>9、考点规范练26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2019山东烟台期中)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意义在于()更好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提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彰显“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文化作为精神力量的作用A.B.C.D.2.中国菜肴流派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p><p>10、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汉字这种独特的“方块字”,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它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答案T2.我国的区域文化、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答案T3.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得益于它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答案F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得益于它的包容性。4.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根本原因。()答案F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p><p>11、考点规范练27我们的民族精神一、选择题1.(2018江苏苏锡调研)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和他的团队推进了我国火炸药技术的发展。为攻克难关,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冬天的塞外靶场气温常常低至零下二三十度,他往往一待就是一整天,有时他寸步不离靶场,一待就是半月之久。王泽山的事迹()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彰显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说明爱国主义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A.B.C.D.2.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p><p>12、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心,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这说明()教育具有选择和传递文化的功能 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种语言 汉字是传承世界文化的重要载体 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有重大作用ABCD解析:选C。通过教育的方式来传承汉字体现了。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说明了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符合题意。各国文。</p><p>13、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过关检测(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A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C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D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解析:选C。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p><p>14、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滋养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营养和强大动力。这告诉我们()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民族精神是民族传统文化在实践基础上的结晶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作用ABC D解析:选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滋养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营养和强大动力。</p><p>15、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二十四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分析考情扫描考向】考试大纲说考点四年考卷析命题考点展示学习目标真题分布背景追踪核心素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201804月浙江,24结合中央电视台节目国家宝藏走红,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选择题)政治认同:认同中华文化,感悟中华文化魅力科学精神:正确判断中华文化的特点201711月浙江,7考查文字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判断题)科学精神:正确判断文字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201811月浙江,7结合。</p><p>16、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二十四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分析考情扫描考向】考试大纲说考点四年考卷析命题考点展示学习目标真题分布背景追踪核心素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201804月浙江,24结合中央电视台节目国家宝藏走红,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选择题)政治认同:认同中华文化,感悟中华文化魅力科学精神:正确判断中华文化的特点201711月浙江,7考查文字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判断题)科学精神:正确判断文字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201811月浙江,7结合。</p><p>17、必修3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练习)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50分)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A秦的统一 B文字的发明 C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D撰写史书2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 B C D 3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涝涝。洪水图腾蚊龙,烈火架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p><p>18、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34小题, 每题2分,共68分)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 B C D 2、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涝涝。洪水图腾蚊龙,烈火架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源远流长 B惟我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