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兴衰
新朝、王莽改制、东汉建立、刘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兴衰Tag内容描述:<p>1、一、“光武中兴”,2.东汉的建立,3.“光武中兴”,王莽时期的银质官印“五威司命领军”,王莽食古不化,以恢复周礼制度为执政改革的目标。他除了按周礼频繁改动官职、地名等之外,还将奴婢改称“私属”,以“王田”之名将土地国有化,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也收归国有,上述事物私人不得买卖,并计划由国家主导分配人均占有100亩田地。这些政策脱离实际,而且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遭到了上下一致的抵触。,王莽废除流通已达120余年的五铢钱,盲目推行币制改革,“八年四变”,币种除金、银、龟贝外,还有铜铸的“六泉十布”共16种。</p><p>2、第13课东汉的兴衰1刘秀是一代明君,下列局面属于刘秀统治时期的是( )A文景之治B汉武帝大一统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2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下列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 )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C机构改革,多设郡县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3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原因不包括( )A外戚专权B豪强大族势力膨胀C宦官专权D绿林起义4东汉后期,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 )A皇帝专权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宦官专权D外戚专权5.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p><p>3、时空隧道,9 年,25 年,220 年,公 元 前 202 年,王莽 建“新”,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学习目标,1.了解西汉到东汉的过渡,掌握“光武中兴”的内容及黄巾起义对东汉王朝的影响。 2.了解东汉王朝从建立到“一蹶不振”的历史史实。 3.学生尝试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东汉的历史。,刘秀画像,一、光武中兴,公元___年,____称帝, 定都___,史称____。 刘秀就是______。,25,刘秀,洛阳,东汉,光武帝,公元___年,____称帝, 史称____。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9,王莽,新朝,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p><p>4、东汉的兴衰 教案 一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 新朝 王莽改制 东汉建立 刘秀 柔道 治天下 光武中兴 东汉豪强 黄巾起义 理解 西汉以来的社会矛盾及光武帝的措施与妥协 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及其对中央集权统治的危害。</p><p>5、东汉的兴衰 教案 一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 新朝 王莽改制 东汉建立 刘秀 柔道 治天下 光武中兴 东汉豪强 黄巾起义 理解 西汉以来的社会矛盾及光武帝的措施与妥协 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及其对中央集权统治的危害。</p><p>6、课前检测 1 张骞第两次出使西域时间 目的 意义分别是 2 丝绸之路开辟后当时有哪些先进技术相继西传 丝绸之路开辟的作用 第14课东汉的兴衰 学习目标 1 了解西汉 新朝 东汉三个政权之间的更迭情况 分析外戚专权 宦官干。</p><p>7、通判历史7年级1卷3单元13和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a卷 名称:________类3360_____性: _ _ _ _ _ _ _ _类 考试信息: 1、请先按照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类别等信息。 请仔细阅读各种主题的回答要求,并在指定区域内回答。否则不计分。 一、光武中兴(共5个问题;共10分) 1.(2分钟)(2017年上河马期末)下一个历史王朝对创始人的错误反应是() A.商朝。</p><p>8、东汉的兴衰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 苏凤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东汉的兴衰 这是根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6年版 的课程内容而新增设的一课 在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稿课程标准 实验稿 及实验教材中 提到的。</p><p>9、黄巾起义失败的原因 东汉末年 灵帝昏庸 宦官参政 政令混乱 天灾不断 疫病横行 百姓困苦 民不聊生 在此背景下 太平道首领张角领导了一次有组织 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 爆发了史上第一次以宗教形式组织的大型农民起。</p><p>10、第13课东汉的兴衰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历史年表研读,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教学。</p><p>11、东汉的兴衰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 苏凤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东汉的兴衰 是2016岳麓书社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17课内容 本课从 光武中兴 东汉后期政局的混乱 黄巾起义三个方面介绍了东汉的兴衰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p><p>12、东汉的兴衰基础练习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 刘影一、选择题1.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代诗人王琏所作咏汉高祖中的诗句。期中的高祖是西汉的建立者()A. 刘备B. 刘邦C. 刘启D. 刘恒2. 汉武的帝国一书中写道:“从此,中华帝国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价值。帝国作为一种制度,也才稳定地延续了两千多年”。其中的。</p><p>13、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教学目标 1 知道东汉建立的基本情况 知道刘秀的 柔道 政策是 光武中兴 的原因所在 知道东汉豪强地主庄园的基本概况 知道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是 东汉王朝衰败的主要原因 2 从观察图像和阅读文献中获。</p><p>14、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 东汉的兴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东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基本史实;“光武中兴”的原措施;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文献史料对东汉盛衰原因的分析、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初步的分析、归纳和反思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光武。</p><p>15、东汉的兴衰东汉的兴衰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 苏凤苏凤 1 与西汉灭亡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绿林 赤眉起义 B 黄巾起义 C 刘秀起义 D 王莽篡汉 2 东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A 刘邦 公元 25 年 B 刘彻 公元 9 年 C 刘秀 公元 25 年 D 刘备 公元 9 年 3 刘秀为了巩固统治 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安定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