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感秋生情之意。自号少陵野老。有《杜工部集》。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分析杜甫此诗在遣词造句上的特点。3. 情景交融使秋兴八首达到很高的艺术高峰。分析这两首诗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杜甫(712—770)。1.杜甫。杜甫(712-770)。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Tag内容描述:<p>1、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三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同步提高题2(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淤积 绿茵场 娇健独占鳌头B联结 抠字眼 引申 拾人牙惠C融资 殊不知 传诵 委曲求全D繁衍 冠名权 坚韧 磬竹难书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B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C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无缺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p><p>2、解题:秋兴八首,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诗史”。 以古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有杜工部集。,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三。</p><p>3、秋 兴 八 首,杜甫,一、教 学 要 求,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 成就。 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1. 结合秋兴八首的创作背景,分析杜甫在景色描写中所包含的感情。 2. 以颈联为例,分析杜甫此诗在遣词造句上的特点。 3. 情景交融使秋兴八首达到很高的艺术高峰,分析这两首诗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三、 作 者 生 平,杜甫(712770),字子美, 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 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 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p><p>4、登高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初步了解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2.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赏析诗歌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自主认知一、知识链接1.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杜甫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p><p>5、秋兴八首,杜 甫,诗仙:指李白。其诗飘逸如仙。 诗圣:指杜甫。诗歌界的孔子。其诗为“诗史”。 诗佛:指王维。因其修禅,其诗画亦大有禅味。 诗魔:指白居易。唐代诗歌作品最多的诗人。 诗鬼:指李贺,短命天才诗人,诗以奇诡见长。 诗囚:孟郊、贾岛,以苦吟著名,又“喜为穷苦 之词”,后人二人并称,有“郊寒岛瘦”之 说。金人元好问称“郊岛两诗囚”。 诗豪:指刘禹锡。意即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口口相传的杜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