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机械效率
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关系式是什么。一、有用功和额外功。1.有用功(W有)。为了达到工作目的。2.额外功(W额)。3.总 功(W总)。1为了达到目的必须要做的功称为________。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1.W有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2W额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1)提升的物重。为达到某一目的所做的工作。
二机械效率Tag内容描述:<p>1、二.机械效率,【自主预习】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回答以下内容。 1、 举例说明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额外功?什么是总功? 2、 说明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大小关系。 3、 什么叫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关系式是什么? 4、 用数学思想说明为什么机械效率总小于1? 5、 你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提高机械效率? 6、 在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时,怎样计算有用功?怎样计算总功?实验中需要测量哪几个物理量?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课前组内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展示出来。,三种情况下做功比较,600,600,600,120,120,60。</p><p>2、机械效率,龙江县第三中学 亓辛辛,游戏: 提升水球,目的,有用功,W有用,不需要,额外功,W额外,W总 = W有 + W额,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一、有用功和额外功,1.有用功(W有):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2.额外功(W额):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并非我们所 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3.总 功(W总):动力所做的所有功,即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W总 = W。</p><p>3、二、机械效率,第 1 课时,机械效率,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水洛中学九年级物理备课组,阅读课本第 107 页到第 108 页,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达到目的必须要做的功称为________,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称为____________,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叫,________,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________跟________的比值叫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式:________。</p><p>4、第3节机械效率,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1.W有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W额额外功: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不得不克服机械本身的重力和摩擦力等因素而做的功。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4.关系:W总=W有+W额。,二、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3.规律:因为有用功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4.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1)提升的物重;(2)动滑轮的重。</p><p>5、机械效率1有用的工作、额外的工作和总的工作(1)有用的工作:为达到某一目的所做的工作。(2)额外工作:人们完成某事的无用工作。(3)总功:使用机器时由动力完成的功,实际上包括有用的功和额外的功。如何判断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是解决与机械效率有关的问题的关键,而机械功的目的可以在解决问题时用来分析。任何人用机器举起一个物体,举起物体所做的工作是有用的工作;还有w,也就是说,有效功等于被举物体的重力和它。</p><p>6、第 2 课时,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二、机械效率,水洛中学九年级物理备课组,阅读课本第 109 页到第 110 页,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________,用______表 示;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__________,用________ 表示;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 2小敏认为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对。</p><p>7、你知道生活中的 吗?,种子的发芽率 树的成活率 学习效率 工作效率,“率”,课前思考,12-3、机械效率,学习目标,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结合公式计算机械效率,旧知回顾:,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 过的距离。,2、功的计算公式:,一个人用水桶从井里打水,都对谁做了功?对谁做的功是我们的目的,是有用的?对谁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