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二年级上册25古诗两首[编号:9142955]
二年级上册25古诗两首
1、认识2个生字。25 古诗两首 《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感到难以置信《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赠汪伦》。【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需认读的生字。课前交流。提示学生背诵李白的古诗。提示学生背诵李白的古诗。《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二年级上册25古诗两首Tag内容描述:<p>1、20122013学年度第 一 学期小学集体备课及二次备课二 年级 语文 学科 主备人 课题25.古诗两首第 一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客、何”2个生字,会写“音、客、何”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 朗读感悟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p><p>2、25 古诗两首 赠汪伦一、教材简析这首诗是唐诗中的极品。它们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都难以估量。也许,孩子们会对“桃花潭水深千尺”充满神往,却对“不及汪伦送我情”感到难以置信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孩子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浮现出自己能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一定会与李白一路同行二、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3个字。2有感情地。</p><p>3、赠汪伦【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需认读的生字,指导书写“舟” “乘”两字的写法。2.培养学生准确、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的能力。3.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蕴含的真情实感,感受友情的魅力。4.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审美能力,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教学流程】课前交流:提示学生背诵李白的古诗。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背诵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古朗月行(前四句)小时不识月,呼作。</p><p>4、赠汪伦【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需认读的生字,指导书写“舟” “乘”两字的写法。2.培养学生准确、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的能力。3.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蕴含的真情实感,感受友情的魅力。4.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审美能力,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教学流程】课前交流:提示学生背诵李白的古诗。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背诵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古朗月行(前四句)小时不识月,呼作。</p><p>5、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汪伦:李白的朋友。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及:不如。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解析: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p><p>6、25 古诗两首 赠汪伦一、教材简析这首诗是唐诗中的极品。它们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都难以估量。也许,孩子们会对“桃花潭水深千尺”充满神往,却对“不及汪伦送我情”感到难以置信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孩子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浮现出自己能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一定会与李白一路同行二、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3个字。2有感情地。</p><p>7、赠汪伦教材分析赠汪伦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游览泾县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全诗语言自然质朴,明白如话,感情真挚,诗意极浓。设计思路本课以“理解诗句,想像诗境,体会诗情”为教学重点。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性、实践性、整体性”及“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学思想,力求“重文本”又“超文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新秩序,真正使学生做到“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主要尝试有: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读,理解诗意。</p><p>8、25 古诗两首,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d y y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fng ji bi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回乡偶书,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字季真,自号“四名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年轻的时候就以文词知名,书法也很好。他写的诗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等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不朽名篇。,贺知章,回 乡 偶 书,贺 知 章 少 小 离。</p>
【二年级上册25古诗两首】相关PPT文档
【二年级上册25古诗两首】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