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复习题
2. 简述微生物工程主要研究内容。微生物菌种、菌种选育的研究。微生物工业菌种与培养基。3.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160。7.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160。微生物工业菌种与培养基&#160。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160。
发酵工程复习题Tag内容描述:<p>1、发酵工程部分题库及答案一、名称解释1、前体 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2、发酵生长因子 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3、菌浓度的测定 是衡量产生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菌体量的变化,一般前期菌浓增长很快,中期菌浓基本恒定。补料会引起菌浓的波动,这也是衡量补料量适合与否的一个参数。4、搅拌热 :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p><p>2、一 发酵工业菌种1.工厂化生产对菌种的要求?培养基原料来源广、廉价;培养条件易控制;发酵周期短;菌株高产;抗病毒(噬菌体)能力强;菌株性状稳定,不易变异退化;菌体本身不能是病原菌;2.发酵工业诱变育种的原理?诱变育种:以诱发突变为基础的育种,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提高菌种产量、性能的主要手段。用各种物理、化学的因素人工诱发基因突变进行的筛选,称为诱变育种诱变剂:能够提高生物体突变频率的物质称为诱变剂物理诱变剂:射线如紫外线、X-射线、-射线,快中子;物理因素中目前使用得最方便而且十分有效的是紫外线。许多高产菌。</p><p>3、发酵工程复习题库一、填空题(常为括号后24字)1.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可分为( )酸解法、( )酶解法和酸酶结合法 三种。2. 糖酵解途径中的三个重要的关键酶是( )己糖激酶、磷酸丙糖激酶、( )丙酮酸激酶。3. 甘油的生物合成机制包括在酵母发酵醪中加入( )亚硫酸氢钠 与乙醛起加成反应和在( )碱性 条件下乙醛起歧化反应。4. 微生物的吸氧量常用呼吸强度;耗氧速率两种方法来表示,二者的关系是( ) 。5. 发酵热包括( )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和( )辐射热等几种热。6. 发酵过程中调节pH值的方法主要有添加( )碳酸钙法;氨水流。</p><p>4、微生物工程课程练习题一、 名词解释1. 发酵动力学:研究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基质消耗、产物生产的动态平衡及其内在规律。2. 分批培养:在一个密闭系统内一次性加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进行培养的方法。3. 葡萄糖效应: 在葡萄糖没有被利用完之前,乳糖操纵子就一直被阻遏,乳糖不能被利用,这是因为葡萄糖的分解物引起细胞内cAMP含量降低,启动子释放cAMP-CAP蛋 白,RNA聚合酶不能与乳糖的启动基因结合,以至转录不能发生,直到葡萄糖被利用完后,乳糖操纵子才进行转录,形成利用乳糖的酶,这种现象称葡萄糖效应。4. 代谢互锁:是指从生物合。</p><p>5、微 生 物 工 程 复 习 题第一章 微生物工程概论1. 简述微生物工程领域国内外现状。2. 简述微生物工程主要研究内容。微生物菌种、菌种选育的研究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和代谢工程的研究培养基的研究 发酵工艺控制研究 下游加工技术的研究 3. 简述微生物工程发展简史。微生物工程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从人类开始从事酿造酒、醋的时期,是以自然发酵为主的微生物工程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建立纯培养技术;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主要是建立深层培养技术为主的微生物工程时期,这个时期由于好气性发酵工程的建立,1947年诞生了生。</p><p>6、第一篇 微生物工业菌种与培养基一、选择题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A)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马铃薯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麦芽汁培养基3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D )培养基A基础培养基B加富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7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C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马铃薯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麦芽汁培养基8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A ) 4.5-5A5.0-6.0B3.0-4.0C8.0-9.0D7.0-7.59细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D )A5.0-6.0B3.0-4.0C8.0-9.0D7.0-7.510.培养下列哪种微生物可以得到淀粉酶、蛋白。</p><p>7、发酵工程复习题,1( )是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大规模生产的最关键环节。 A 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 B 细胞工程和酶工程 C 基因工程和酶工程 D 酶工程和发酵工程,2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 ) A.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链球菌、大肠杆菌 C.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 D大肠杆菌、乳酸菌,3常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细菌群体,应该是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所以应选择在它的( ) A 迟滞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4以下发酵产品中不属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是( ) A味精 B啤酒 C“人造肉” D人生长激素,5。</p><p>8、微 生 物 工 程 复 习 题第一章 微生物工程概论1. 简述微生物工程领域国内外现状。2. 简述微生物工程主要研究内容。微生物菌种、菌种选育的研究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和代谢工程的研究培养基的研究 发酵工艺控制研究 下游加工技术的研究 3. 简述微生物工程发展简史。微生物工程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从人类开始从事酿造酒、醋的时期,是以自然发酵为主的微生物工程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建立纯培养技术;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主要是建立深层培养技术为主的微生物工程时期,这个时期由于好气性发酵工程的建立,1947年诞生了生。</p><p>9、第一篇 微生物工业菌种与培养基一、选择题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马铃薯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麦芽汁培养基3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 )培养基A基础培养基B加富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7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马铃薯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麦芽汁培养基8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A5.0-6.0B3.0-4.0C8.0-9.0D7.0-7.59细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A5.0-6.0B3.0-4.0C8.0-9.0D7.0-7.510.培养下列哪种微生物可以得到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p><p>10、发酵工程复习题,1()是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大规模生产的最关键环节。A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和酶工程C基因工程和酶工程D酶工程和发酵工程,2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A.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大肠杆菌C.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D大肠杆菌、乳酸菌,3常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细菌群体,应该是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所以应选择在它的()A迟滞。</p><p>11、1 发酵工程 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 用微生物所需的产品把微生物利用生产中的过程 2营养缺陷型菌株 是指通过诱变而生产的缺乏合成某种营养物质的能力 必须在其培养中加入相应缺陷的营养物质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菌。</p><p>12、2 试述发酵过程pH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 1 基质代谢 1 糖代谢 特别是快速利用的糖 分解成小分子酸 醇 使pH下降 糖缺乏 pH上升 是补料的标志之一 2 氮代谢 当氨基酸中的 NH2被利用后pH会下降 尿素被分解成NH3 pH上升 NH3利用后pH下降 当碳源不足时氮源当碳源利用pH上升 3 生理酸碱性物质利用后pH会上升或下降 2 产物形成 某些产物本身呈酸性或碱性 使发酵液pH变化 如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