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1.掌握发酵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2.熟悉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的方法。1.单因素法 2.正交试验法 3.均匀试验设计 4.响应面法。No. 01 产葡萄糖氧化酶菌株的筛选及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韩建春。利用响应面法对该菌株的产酶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产 酶量。响应面法优化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Tag内容描述:<p>1、松茸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实验目的,1.掌握发酵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2.熟悉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的方法,实验原理,1.确定培养基的基本组成 2.确定所用原材料的种类 3.确定所用原材料的浓度配比关系,一、培养基的设计,1.单因素法 2.正交试验法 3.均匀试验设计 4.响应面法,二、培养基优化方法,1.概念 利用已经设计好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是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三、正交试验法,记号:。</p><p>2、149 生物工程食品科学2011, Vol. 32, No. 01 产葡萄糖氧化酶菌株的筛选及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韩建春,冯 镇,张宏伟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从土壤中筛选出了一株产葡萄糖氧化酶较高的菌株,利用响应面法对该菌株的产酶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产 酶量。响应面法优化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09.41g/L、复合氮源(m(月示蛋白胨):m(NH4)2SO4)=3:1)37.36g/L、 吐温-80 37.15g/L、KH2PO4 2g/L、 MgSO47H2O 0.7g/L 和KCl 0.5g/L。采用该优化培养基所得葡萄糖氧化酶的活 力为 1.54U/mL,较优化前提高了 31.6%。 关。</p><p>3、酶制剂与微生态制剂 益壁 错必 务孢杆 崖 磅 台斜 殷皤 荠 苍的 优 周映 华 李 秋云 曾 艳 吴胜莲缪 东 湖 南省微 生物研 究所 摘要通过单因子试验探讨蜡状 芽孢杆菌的摇瓶发酵条件( 初始 p H、 培养温度、 转速和接种 量等) 对生长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 p H 7 , 2 , 培养温度 2 5, 转速2 5 0 r m i n , 接种量 7。通过单因素和正 交试验确定蜡样 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 配比为( W V)可溶性淀粉 3 , 0、 豆饼粉 2 , 0、 磷 酸 氢二钾 0 , 3 、 M O 4 7 H 2 O 0 0 2和 C a C 1 2 0 , 0 1。 筛选 出的优 化 培 养基 。</p><p>4、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 0 0 6 年广州) 一株枯草芽袍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刘辉,魏祥法,井庆川,刘雪兰,刘瑞亭,石天虹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济南2 5 0 0 2 3。</p><p>5、灵芝胞外多糖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10092242王瑚珊 培养基主要成分 菌种灵芝 Ganodermalucidum 碳源 葡萄糖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术糖 酒糟 玉米粉 氮源 麸皮 豆饼粉 酵母营 蛋白胨 尿素 硫酸铵 实验方法 种子培养1 斜面培养基PDA 2 液体种子培养基 g L 葡萄糖20 玉米粉10 麸皮5 KH2PO41 5 MgSO42 5 3 液体种子培养 将斜面菌种转接到25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