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防水混凝土结构

1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Ⅰ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Ⅰ501)) 1 适用范围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有抗渗要求的地下结构的防水混凝土施工。2 施工准备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2.1.1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 32.5 以上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防水混凝土结构Tag内容描述:<p>1、1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501) 1 适用范围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有抗渗要求的地下结构的防水混凝土施工。 2 施工准备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2.1.1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 32.5 以上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使 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必须掺加高效减水剂。 2.1.2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1.0%。 2.1.3 石:碎石或卵石,粒径宜为 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 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0.5%。 吸水率不应大于 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2.1.4 水:饮用水或对混凝。</p><p>2、防水混凝土施工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推荐刚性防水做法;UEA 补偿 收缩混凝土刚性防水施工工艺。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采用 425 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 用过期、受潮、变质的水泥。 2.1.2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 3%。 2.1.3石: 宜用卵石, 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40mm, 含泥量不大于 1%, 吸水率不大于 1.5%。 2.1.4水: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 2.1.5U.E.A 膨胀剂:其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 (JC47692) ,其掺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p><p>3、RFJ01-2002) 5.1-1 国国家家人人防防质质监监站站监监制制 防防水水混混凝凝土土结结构构分分项项工工程程质质量量验验收收记记录录表表 工程名称结构类型部 位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 负责人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 负责人 分包项目 经 理 保 证 项 目 项 目质 量 情 况 1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必须符合设 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 2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和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 施工规范的规定 3 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变形缝、止水带、穿墙管 件、支模铁件等的设置和构造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 规范的规定,严禁。</p><p>4、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1三、防水混凝土质量标准2地下车库防水混凝土工程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安徽省当涂经济开发区新桥工业城拆迁安置小区工程(四组团)2#车库一层框架结构,混凝土垫层100厚C15,C25桩承台,300mm厚C25抗渗P6混凝土底板;上部结构混凝土墙、梁、板、柱均为防渗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为C25,抗渗等级为S6,一层250mm厚剪力外墙。130mm厚屋面板;东西两侧标高1.3m以上的砌体采用MU7.5级烧结空心砖,M5.0级水泥砂浆砌筑;标高0.00以上的砌体采用MU7.5级粘土空心砖,M5.0级混合砂浆砌筑。二、 防水混凝。</p><p>5、地下防水混凝土结构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1、材料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号,品种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质硅酸盐水泥。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必须掺用外加剂,以降低泄水率。如遇有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水泥。砂、石:技术指标除应符合(JGJ5292)和(JGJ5392)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且不得大于1,吸水率不得大于1.5。掺合料:粉煤灰品质在级以上,掺量经试验确定。外加剂: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减水剂、。</p><p>6、与建 材装 饰 2016 年 6 月 地下结构混凝土防水处理 高昭宗 (首钢水钢赛德建设有限公司贵州 六盘水553028) 摘要:地下混凝土渗水是很多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每年因地下结构渗水处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本文。</p>
【防水混凝土结构】相关DOC文档
框架结构地下车库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doc
地下防水混凝土结构作业指导书.doc
【防水混凝土结构】相关PDF文档
地下结构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pdf
混凝土结构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pdf
地下结构混凝土防水处理.pdf
【防水混凝土结构】相关其他文档
人防工程资料--防水混凝土结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xls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