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编号:3494354]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 目录 一、财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 二、基于财务报表信息改善管理业绩 三、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整体财务管理观 财务管理要把握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创造利润为中心。1、净现金产生机制 - 解决企业可生存问题。2、成本控制机制 - 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会计法》的颁布及修订。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Tag内容描述:<p>1、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 目录 一、财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 二、基于财务报表信息改善管理业绩 三、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整体财务管理观 财务管理要把握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创造利润为中心,以现金流量和成本控制为两个基 本点,因此必须建立两个机制: 1、净现金产生机制 - 解决企业可生存问题; 2、成本控制机制 - 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净现金产生机制 在确定净现金产生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现金日常管理制度, 通过现金流量表的预算和核算,控制各种现金管理不善方面 的问题(如超支、坏帐、挪用、低周转率等)。净现金产生机 制包。</p><p>2、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为盈利而管理,主讲:贾玉梅,课程内容提要,一、市场经济中的商业语言会计 二、企业的经营目的与财务管理目的相 统一 三、财务信息的需求者 四、领导者必备的财会工具三大会 计报表,一、市场经济中的商业语言会计,1、什么是会计 会计是企业的语言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会计工作的内容:就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经济活动,会计语言载体,会计语言六大要素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语言词汇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语言词汇 收入、费用、利润,2、会计语言的规则,一个会计师的感叹 搞财务的会计师如同走钢丝的杂。</p><p>3、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经理人要学习会计法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提出的基本要求会计法的颁布及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在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通过,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其特点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1993年12月29日,我国对会计法做了第一次修订,其特点是在市场经济初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修订。1999年10月31日,根据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会计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新法从2000年7月1日开始实施。这次修订的背景是在我国会计工作秩序极差、假账、假表泛滥、会计信息失真日。</p>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相关PPT文档
【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