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脊髓病
左下肢无力7年。右下肢无力2年。患者7年前出现左下肢无力、僵硬。症状无明显波动。渐感右下肢无力、僵硬。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常伴有肝性脑病(HE)的反复发作。肝性脊髓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尚无统一认识。肝性脊髓病与肝硬变和肝性脑病关系密切。肝性脊髓病。其症状常被HE的意识和运动障碍掩盖。
肝性脊髓病Tag内容描述:<p>1、病例摘要,患者史某某,男,57岁 主因“左下肢无力7年,右下肢无力2年”入院。 患者7年前出现左下肢无力、僵硬,伴有行走拖曳,易跌倒,无感觉异常,此后间断于“东丽区医院、环湖医院、254医院”就诊,行脊髓MRI、神经电生理等检查,未见异常,予以针灸、理疗等治疗,效果不明显,上述症状持续存在,症状无明显波动,近2年,渐感右下肢无力、僵硬,并出现独立行走困难,无肢体震颤,无感觉异常,无二便障碍。,既往史:酒精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史24年,无肝昏迷史。 个人史:曾大量吸烟、饮酒10余年,已戒烟戒酒24年,无毒物接触史,无静。</p><p>2、,总论,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定义: 肝硬化晚期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以慢性进展性双下肢运动受累的痉挛性截瘫为临床特征, 常伴有肝性脑病(HE)的反复发作, 且HE为HM的一个阶段。其病变 往往不可逆。肝性脊髓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尚无统一认识。肝性脊髓病与肝硬变和肝性脑病关系密切, 临床表现一般分为4期。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以皮质脊髓束脱髓鞘改变为特征。该病预后不良,亦无有效的预防手段,肝脏移植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报道的HM患者多为男性,发病年龄为23-68岁,据文献报道约83.7% 发生于门腔静脉分。</p><p>3、肝性脊髓病(hepaticmyelopathy),概念,肝性脊髓病(hepaticmyelopathy)又称门-腔分流性脊髓病,是肝病并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特征,脊髓侧索和后索脱髓鞘病理改变为主。多见于手术或自然形成门-腔循环分流,大多数病例与肝性脑病并存,往往脊髓症状被严重的脑病的意识及运动障碍所掩盖而不能做出诊断,直至病理检查时才发现脊髓后索、侧索的脱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