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第六章数列
其前n项和为Sn。则数列{anan+1}的前10项和为( )。6)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第六章 数列 6.4 数列求和。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3.一些常见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一些常见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3.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高考数学第六章数列Tag内容描述:<p>1、2018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数列 第4讲 数列求和试题 理 新人教版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其前n项和为Sn,则数列的前10项的和为()A.120 B.70 C.75 D.100解析因为n2,所以的前10项和为10375.答案C2.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Sn1234(1)n1n,则S17()A.9 B.8 C.17 D.16解析S171234561516171(23)(45)(67)(1415)(1617)11119.答案A3.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n1(4n3),则它的前100项之和S100等于()A.200 B.200 C.400 D.400解析S100(413)(423)(4×。</p><p>2、大高考】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6章 数列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模拟创新题 文 新人教A版一、选择题1.(2016山东文登第二次模拟)数列an满足:a3,anan12anan1,则数列anan1的前10项和为()A. B.C. D.解析因为a3,anan12anan1,所以2,数列是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2(n3)2n1,所以an,所以anan1.所以数列anan1的前10项的和为.答案A2.(2016杭州七校联考)已知数列an满足an2an1an,若a11,a58,则a3()A.1 B.2C.3 D.解析a3a2a1a21,a4a3a22a21,a5a4a32a21a213a228,故a22,因此a3a2a13.答案C3.(2015四川广安诊断)设数列an满足:。</p><p>3、大高考】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6章 数列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AB卷 文 新人教A版1.(2012大纲全国,6)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Sn2an1,则Sn()A.2n1 B. C. D.解析a11,Sn2an1,a2.Sn12an.两式作差则得到(n2).anSn1.答案B2.(2014新课标全国,16)数列an满足an1,a82,则a1________.解析将a82代入an1,可求得a7;再将a7代入an1,可求得a61;再将a61代入an1,可求得a52;由此可以推出数列an是一个周期数列,且周期为3,所以a1a7.答案1.(2013辽宁,4)下面是关于公差d0的等差数列an的四个命题:p1:数列an是递增数列;p2:。</p><p>4、第六章 数列 6.4 数列求和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na1d.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3.一些常见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1234n.(2)13572n1n2.(3)24682nn(n1).(4)1222n2.【知识拓展】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等差、等比数列或可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可直接使用公式求和.(2)分组转化法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两项或几项,使其转化为几个等差、等比数列,再求解.(3)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求和,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常见的裂项公式;.(4)倒序相加法把数列分别正着写和倒着写再相加,即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的推广.(5)错位。</p><p>5、第4讲数列求和1基本数列求和方法(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na1d(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2一些常见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1234n;(2)1357(2n1)n2;(3)24682nn2n3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an的前n项中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即是用此法推导的(2)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之积构成的,那么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此法来求,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就是用此法推导的(3)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p><p>6、6.4 数列求和,知识梳理,考点自测,1.基本数列求和方法 (3)使用已知求和公式求和的方法,即等差、等比数列或可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 2.非基本数列求和常用方法 (1)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an的前n项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是用此法推导的.,知识梳理,考点自测,(2)分组求和法: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和的数列组成,则求和时可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后再相加减.如已知an=2n+(2n-1),求Sn. (3)并项求和法:若一个数列的前。</p><p>7、6.1 数列的概念与表示,知识梳理,考点自测,1.数列的有关概念,一定顺序,每一个数,an=f(n),a1+a2+an,知识梳理,考点自测,2.数列的表示方法 3.数列的函数特征 数列的三种表示方法也是函数的表示方法,数列可以看作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1,2,n)的函数an=f(n),当自变量由小到大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 .,(n,an),公式,函数值,知识梳理,考点自测,4.数列的性质 5.an与Sn的关系,an+1an,an+1an,知识梳理,考点自测,2,3,4,1,5,答案,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所有数列的第n项都能使用公式表达.( ) (2)数列an和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