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早期国家起源阶段的突出标志。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伟大的伟大的 第三课第三课 一一、、日军侵华过程及其罪行日军侵华过程及其罪行 1 1 、、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五、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Tag内容描述:<p>1、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检测题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50分)1“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C两极格局间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3马歇尔计划使美国得到的经济利益主要是( )A控制了西欧。</p><p>2、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早期国家起源阶段的突出标志: 经济:金属器具的使用 政治:贫富分化的产生 城的出现 礼制的初步形成 文化:文字的成熟 确定了初步 的政治管理 秩序 王位世袭制 (1)概念: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指王位在一家 一姓中传承。 (2)方式: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3)影响:从“禅让”到“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 本的政治关系 禅让制概念 原始社会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2、夏商政治文化(禅让制到世袭制) 大禹治水图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p><p>3、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伟大的伟大的 第三课第三课 一一、日军侵华过程及其罪行日军侵华过程及其罪行 1 1 、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19311931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了日本可乘之机。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2 2 、日本军事上侵华进程:日本军事上侵华进程:( (大事记大事记) ) 1931.9.181931.9.18,“ “九一八九一八” ”-侵占东。</p><p>4、必修专题七首轮复习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德国狂欢节用模型搞怪各国领导人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课程目标: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 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君主 立宪 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1945年以来的日本) 1871-1918。</p><p>5、专题一中西政治制度对比试题选择题;1, 与宗法制应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的“姓”通常是指; ,贵族 ,平民 ,官僚 ,诸侯2,钱穆指出;“家族,是中国社会组织中一重要的核心.而家与族之所以组成,以及其维持永远之首要机能,则在礼。”这一说法,认为孔子的礼是社会组织的核心 ,指出礼是家族形成和维系的核心,认为宗法制度的维系纽带是礼 ,认识到礼对中国社会影响的片面性3, 有人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国家不是偶然的,而是诸多因素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因素中,最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p><p>6、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其影响,知道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 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现象。</p><p>7、专题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课程目标: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1871-1918年的德国,1889-1945年的日本,君主 立宪 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1945年以来的日本)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现代的德国、以。</p><p>8、古代希腊,条件,独特的地形特征 城邦政治 公民较高的素质,雅典,(民主政治) 表现:,奠基:梭伦改革,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习惯法,自然法,罗马法形成 和发展示意图,十二铜表法,前3C中,前509年,前449年,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的确立与发展,英国,条件: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光荣革命),君主立宪 制度,基础:权利法案(1689),确立:内阁制形成(18世纪中期),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美国,背景:,年轻美国的窘境(政、经、军),根本目的:,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内容,(1)确立联邦体制 (2。</p><p>9、学习目标: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新中国的成立-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石(政治前提) 1.新中国建立的条件: (1)军事上:________战争的胜利发展 (2)政治上: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时间: ________ 地点: ________ 内容:党的工作重心由 ___转移到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为 一切工作的重心; 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中国从。</p><p>10、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伟大的,第三课,一、日军侵华过程及其罪行,1、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1931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了日本可乘之机。,2、日本军事上侵华进程:(大事记),1931.9.18,“九一八”-侵占东北 (蒋介石不抵抗) 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7.7,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全面侵华 1937.8.13,“八一三事变”-上海 1937.12.13,占领南京(大屠杀) 1938.10,占领广州、武汉 (华北、华中、华南),材料一:九一八事。</p><p>11、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 两半的社会性质,1、背景:,一、建国之初的外交三大方针,2、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3、影响:第一次建交高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 两半的社会性质,一、建国之初的外交三大方针,内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一边倒”,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内容:,1、形成: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 两半的社会性质,一、建。</p><p>12、1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道长官前,申请执行。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上述材料体现了罗马法什么原则?如何认识这一原则的作用?(4分),1保护私有财产。(2分)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2分),2、19世纪的德国资产阶级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p><p>13、中央集权和君 主专制政体的 演进与强化,一、法令出一(确立皇帝制度),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三、中央集权的发展,五、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四、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制度,一、法令出一(确立皇帝制度)(回忆前一节课所讲),1、创立:(秦始皇),2、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3、影响: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但君主专制政体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特点,深深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造成了极端腐败的封建专制。,温故而知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的先河。 由此。</p><p>14、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要求 了解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和北伐 西征理解 天朝田亩制度 和资政新篇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解读 1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 鸦片战争后 外资的入侵 民族矛盾 2 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剥削 阶级矛盾 3 自然灾害 4 洪秀全创立了 拜上帝会 组织 主要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1851年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起义称 太平军 国号为 太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