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3课
秦汉时期商业发展概况。
高中历史第3课Tag内容描述:<p>1、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课程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汉高祖汉武帝董仲舒 温故知新 汉代以前儒家思想主张 孔子 春秋乱世 诸侯并起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孟子荀子 战国时期 群雄逐鹿 仁政 民贵君轻以礼为主。</p><p>2、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 程颢 程颐 洛派 朱熹 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论天理 朱熹说 所谓天理 复是何物 仁 义 礼 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熹又说 天理。</p><p>3、第3课从汉到元制度的演变 封建社会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权vs相权 中央vs地方 本课线索 结论 皇权进一步加强 相权日益削弱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一 中央与地方的争权斗争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选。</p><p>4、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 为了纪念一位在世界近代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的沙皇 俄罗斯政府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一座塑像 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 正是他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卢日科夫市长 他不仅使俄罗斯摆脱了农奴制的桎梏 同时在国内也十分重视教育兴国 创立了许多大学 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 国际新闻 这位沙皇是 1814。</p><p>5、梭伦改革的影响 第3课 问题探究 梭伦改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这种特点对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种 中庸 做法的结果是两面都不讨好 例如 贵族 平民 梭伦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 最终不得不放弃权力 离开雅典 当然 梭伦改革的成果工没有因此而被废除 梭伦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 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企图用 中庸 的办法来缓和双方的矛盾 一 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 1 梭伦出走 原因 1 改革未能从。</p><p>6、第3课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课程标准 本课重点 本课难点 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孝文帝改革对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 现存主要洞窟45个 大小窟龛252个 石雕造像51000余躯 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主要洞窟 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 公元494年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 这两尊佛像在风格上 服饰上 甚。</p><p>7、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本课难点 辨证地认识商鞅变法的得失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 太子立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 发吏捕君 商君亡至关下 欲舍客命 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 曰 商君之法 舍人无验者坐之 商君喟然叹曰 嗟乎 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去之魏 魏人怨其欺公子 而破魏师 弗受 商君欲之他国 魏人曰 商君 秦之贼 秦强而贼入魏 弗归 不可 遂内秦 商君既复入秦 走商邑。</p><p>8、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本课重点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本课难点 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1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具体包括哪些措施 复习提问 2 王安石变法之前 提出 因天下之力以生产天下之财 和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的理财方法 在变法期间 上述方针是如何体现的 变法取得一定成效 一 变法的结果 神宗去世后 新法被废除 王安石变法被废止的原因有哪些 想一想 二 变法失。</p><p>9、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 课程标准 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历史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课内容 中央集权的发展 君主专制的演进 选官 用官制度的变化 中央集权的发展 一日 宋太祖 召赵普问曰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 帝王凡易八姓 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 其何故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 为国家计长久 其道何如 普曰 陛下言及此 天地人神之福也 此非他故 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 今欲治之 惟稍夺其权。</p><p>10、第3课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 名睦仁 不满15岁登基 推翻幕府统治 发布 五条誓文 1868年改元明治 1868 1912年 推行维新 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绝对专制政权 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同时也大力加强对外侵略活动 推动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1912年7月因尿毒症病逝 在位45年 幕府。</p><p>11、连续剧乔家大院,片花,宣传片,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先秦时期商业发展概况,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兴起,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的局面被打破,城市繁荣,(商品),秦汉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统一货币,长安、洛阳等成为商业大都市,西汉:开通丝绸之路,外贸开始逐渐发展,初步发展比较艰难。,集市繁荣 但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人经商受到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