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标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 06年6月●杭州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 一、转变观念。认识高中历史新课程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基本特点 四、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的进展情况 五、高中历史必修(1)教学内容解析 一、转变观念。认识高中历史新课程 1、关于课程观念。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几点认识。
高中历史课标Tag内容描述:<p>1、高中历史教师培训材料: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不是什么我们还将占用您们五天的时间,解决“必修”在教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尽管此次的研修活动依然坚持您们的主体性,不过作为本次研修课程的开发者,无论是从我们共同的主管者方面来说,还是从您们一线的实践者所期待的成果而言,都希望我们这支“专家团队”,具有相当强的指导力。其实,对于新课程的理解,特别是在实施中欲将理解化为常规的教学技艺,我们和大家一样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难题。说到“必修”这一模块的教学更是如此。一是以往我们从未遇到过这类课程;二是即使有过类。</p><p>2、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 06年6月杭州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 一、转变观念,认识高中历史新课程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基本特点 四、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的进展情况 五、高中历史必修(1)教学内容解析 一、转变观念,认识高中历史新课程 1、关于课程观念: 历史课程知识 历史课程是一门可解释的学 科,知识结构是可以根据学习的对象重组的 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师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 和建设者 历史课程与历史教材 教材只是课程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讲授中只是用教材讲述历史,而 不是讲述教材 转变观念,认识高中历史新。</p><p>3、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几点认识,一、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2、打破原有通史教材体系,1、体现全新的历史课程理念,(1)设立三大必修模块,六项选修模块 (2)模块中设置相对独立的学习专题 (3)采用中外历史合编,但仍相对独立的方式 (4)选择对人类历史发展起重要影响,并与当今时代有密切联系的史实,3、更新并扩展传统历史教材中的理论观念,4、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5、探索新的课程评价理论与方法,区别一:初中历史教学重体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重专题研讨。 区别二:初中历史内容重历史知识的传授。</p><p>4、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目标、理念与结构,高中历史新课程 三维目标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相互独立、相互制约,一、 高中历史课程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以往中学历史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传授历史知识 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课程目标改革的特点之一,知识与能力,广义与狭义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高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史实知识 历史能力:历史学科基本技能、历史思维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2002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p><p>5、第二章 历史课程 和课程标准,一、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清末(1904年):历史课为中学必修课 1922年:历史课为初中必修课,高中必修“文化史”。 1929年1949年:初、高中设置螺旋式的历史课程。 1949年以后:中学历史课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二、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一)国外历史课程改革现状 1、美国 用全球史观来叙述和解释历史 渗透多元文化史观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 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做中学”,2、英国,2000年实施新课程,历史为必修课; 历史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性; 新历史科的理念:历史是一种探究的方法而不是知识。</p><p>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修课程历史内容标准解读一、关于历史()学习模块的说明(一)确定历史()中学习专题的基本思路历史()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属于经济史的范畴。经济、政治、文化,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因为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吃饭、穿衣、喝水、住房,消费物质资料。要获得消费所需的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既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又是人类。</p><p>7、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新【高中历史课标】 必修三课标细化及教材调减 第1-2课 春秋战国的思想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 __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细化】 春秋战国的思想:应掌握诸子百家(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