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编号:9290269]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
命题是能够判断真假、用文字或符号表述的语句.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会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4.理解全称量词、存在量词的含义。会判断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真假。会判断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真假。章末高效整合。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Tag内容描述:<p>1、章末总结知识点一四种命题间的关系命题是能够判断真假、用文字或符号表述的语句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与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性相同,两个命题是等价的;原命题的逆命题和否命题也是互为逆否命题例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若xAB,则xB的逆命题与逆否命题;(2)若0<x<5,则|x2|<3的否命题与逆否命题;(3)设a、b为非零向量,如果ab,则ab0的逆命题和否命题知识点二充要条件及其应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综合考察数学各部分知识,是高考的热点,判断方法有以下几种:(1)定义法(2)传递法。</p><p>2、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B)(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函数f(x)x|xa|b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Aab0 Bab0Cab Da2b202若“abcd”和“a<bef”都是真命题,其逆命题都是假命题,则“cd”是“ef”的()A必要非充分条件B充分非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3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p且q”为真是“p或q”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且q”为假是“p或q”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或q”为真是“綈p”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綈p”为真是“p且q”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A B C D4“a1或b2。</p><p>3、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A)(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A梯形是四边形 B作直线ABCx是整数 D今天会下雪吗?2设原命题:若ab2,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则原命题与其逆命题的真假情况是()A原命题真,逆命题假B原命题假,逆命题真C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D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假命题3给出命题:若函数yf(x)是幂函数,则函数yf(x)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在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3 B2 C1 D04已知命题p:任意xR,2x22x<0;命题q:存在xR,。</p><p>4、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学习目标1.理解命题及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2.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3.理解逻辑联结词的含义,会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4.理解全称量词、存在量词的含义,会判断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真假,会求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知识点一命题及其关系1.判断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关键是:(1)为陈述句;(2)能判断真假.2.互为逆否关系的两个命题的真假性相同.3.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知识点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1.定义一般地,若p则q为。</p><p>5、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对应学生用书P17一、命题及其关系1命题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命题,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方程等语句都不是命题2四种命题原命题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之间的真假是不确定的,而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或它的逆命题与它的否命题)之间在真假上是始终保持一致的,即同真同假正是因为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真假一致,所以对某些命题的证明可转化为证明其逆否命题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关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定,实际上是对命题真假的判定:若“pq”,且“p / q”,则p是q的“。</p><p>6、章末复习,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学习目标,XUEXIMUBIAO,1.理解全称量词、存在量词的含义,会判断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真假,会求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2.理解逻辑联结词的含义,会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 3.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 4.理解命题及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知识梳理,题型探究,达标检测,1,知识梳理,PART ONE,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常见的全称量词有:“任意一个”“一切”“每一个”“任合”“ ”等. (2)常见的存在量词。</p>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相关PPT文档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相关DOC文档